□壹私募網研究中心 譚茵
回望近3年來陽光私募的發展歷程,2010年的10月是被記入史冊的。
從10月8日A股井噴行情啟動,市場一掃此前持續調整的陰霾,唱多之聲此起彼伏,股市將迎來黃金五年甚至黃金十年的言論不絕于耳。4500點、4800點,甚至6124點,都成為眾多公募、私募機構眼中可以輕松逾越的目標。
借助火爆的行情,陽光私募陡然駛入快車道,產品接連發行,私募投資者熱情高漲。無論私募經理還是私募投資者,都進入一個集體狂歡的夢幻時刻。然而,僅僅一年之后,一切就被打回原形。梳理去年10月井噴一周年來私募界的大事,對于私募管理人,對于私募投資者,都具有借鑒意義。
發行銳減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31日,存續期滿一年的534只陽光私募產品中,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為-12.18%,同期上證指數跌-17.52%,跑贏5.34%,僅72只產品取得正收益,占比僅為13.48%。
私募業績的整體淪陷,直接導致私募產品發行困難。今年以來陽光私募發行184只產品,且發行數量呈現遞減狀態。在剛剛過去的10月,僅成立了19只陽光私募產品,創兩年來新低。而在2010年,全年成立的私募產品總計為308只,由此預估2011年全年成立的陽光私募產品不會超過220只。
發行銳減的同時,單只產品的規模也在縮水。由于信托的緣故無法做全面統計,但是從5月之后,在多家信托公司發行的私募基金的規模已經由先前的8000萬元硬指標,悄然降低為5000萬元左右。按照這個比例,再加上投資者的贖回潮,預估陽光私募的首發規模至少縮水30%。
牛市讓人瘋狂,熊市讓人警醒。經過這一年來行情的淬煉,相信對于大多數私募經理都有或多或少的觸動,經營的困境和走下神壇的私募經理也終于能卸下沉重的面具,在未來輕裝上陣。
清盤潮涌
流動性過剩引發全球通脹預期,是引發2010年10月行情的最主要原因。在井噴行情的牛市憧憬和通脹預期的雙重刺激下,備感焦慮的投資者對于私募產品進行了“只看產品不問業績,只顧行情不看理由”的毫無理性的追捧。
然而,一年之后,私募產品以86.52%的虧損幾乎套牢了大部分投資者,陽光私募在今年7月和9月接連出現兩次清盤潮,有近100只私募產品瀕臨清盤紅線。
當初的瘋狂追捧與如今的深度套牢,令投資者不得不聯想起2011年10月與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后期的情況是何其類似。同樣是通脹的焦慮,同樣是國內外機構的一致唱多,也同樣是一年后的哀鴻遍野。
其實,在私募基金清盤的浪潮下,一些規模小、業績不佳的私募基金選擇清盤,剔除了私募基金中效率低下的產品,行業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反而有利于投資者。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認為,在私募產品膨脹式的發展背后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良莠不齊,今年的這波洗牌行情,對于私募經理而言,正好可以擠掉這兩年發展過快帶來的泡沫;對于投資者而言,更能看清楚未來私募投資的道路,并重新審視股市投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