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屈紅燕 ○編輯 梁偉
創業板指數下半年一度跌至741.33點,部分個股被腰斬。綜合三季報的數據來看,在下跌的過程中,私募加大了對創業板的配置。
私募在三季報中的“曝光度”有所下降。截至10月底,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完畢。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一共有30家私募基金公司旗下66只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共計149次出現在2011年三季報披露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而2011年半年報中,有42家私募基金公司旗下的70只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共191次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但對創業板的配置卻逆市提高。統計顯示,從私募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股票的種類來看,三季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與半年報披露的有比較大的差別。在私募基金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次數占比上,創業板的比例從半年報的22.5%上升到了三季報的47%。雖然,三季報中私募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的頻率有所下降,從191次下降到149次,但是在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的頻率卻有所上升,從43次上升到70次,這主要是因為上半年創業板的上市公司股價有較大幅度的回撤,在股價較低時私募基金增加了對創業板公司的配置。這些創業板公司分別是勁勝股份、大華農、迪安診斷、恒泰艾普、納川股份、森遠股份、常山藥業、三川股份、新國都和易華錄。
從股票的行業來看,私募基金入駐前十大流通股東的股票比較多的是屬于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子、農林牧漁、化工、商業貿易等行業,這些行業出現的次數都在10次以上。出現次數相對較少的行業是餐飲旅游、公用事業和交通運輸等。
總體上來說,私募基金“曝光”在上市公司三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頻率相對半年報來說有所減少。但是,目前由于市場整體估值屬于偏低。另外,雖然政策面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以及三季報披露的業績低于預期的公司占比相對較高,但是一些關注于上市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私募基金可能會選擇在較低估值時增倉。在年報披露中,或許私募基金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頻率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