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偉
如果全市場沒人賺錢,基金的排名戰還有意義嗎?
正如在2008年那樣,基金業將在2011年末再次應對如上尷尬的質問。
幾乎全軍覆滅
今年基金產品幾乎全軍覆滅,唯一完勝的只有貨幣市場基金。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截至10月28日,69只貨幣市場基金(A、B級單獨計)全線獲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達到2.79%。其中,收益率超過3%的貨幣市場基金共有28只。業績最好的廣發貨幣B,至今已有3.44%正收益,與一年定存稅前利率3.50%相比,已是一線之遙。與3.50%定存利率較為接近的還有南方現金增利B和海富通貨幣B。
這個成績足以讓其他類型基金汗顏。55只封閉式基金(分級基金兩級份額單獨計)中,除銀華穩進、申萬菱信深成收益、國聯安雙禧A中證100、國泰估值優先、長盛同慶A等9只尚獲得正收益外,其余基金全部虧損,尤其是國投瑞銀瑞福進取、申萬菱信深成進取、銀華銳進、國泰估值進取、長盛同慶B等,表現出與穩定端份額截然相反的業績,大幅虧損超過30%。
股票基金自不必說。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凈值下跌了16.11%,跌幅最大的銀華內需精選,今年來已累計虧損31.14%;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凈值下跌14.94%,跌幅最大的廣發大盤成長,已虧損了26.61%。
這一切應主要歸咎于市場。從今年二季度以來,A股市場節節下跌,至今,上證綜指已跌近12%,深證成指下跌超過15%,而去年大漲的中小板指數則在今年經歷了估值回歸正常的痛苦旅程,大幅下跌24%。這對股票基金無疑是個重大打擊。
而以往的“股債蹺蹺板”效應也在今年失靈,債市同樣慘烈。由于城投債信用事件、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石化轉債等因素,今年債市經歷過兩輪暴跌,直到10月份以來才呈現回暖跡象。
債券基金自然難逃厄運。不管是一級債基、二級債基,還是純績基金,各類型產品均是跌多漲少。以二級債基為例,鵬華豐收以2.46%的總回報問鼎今年以來業績冠軍,而排在其后的工銀瑞信雙利A、嘉實穩固收益等5只基金,均只獲得不足1%的微小回報,更多的基金則告虧,虧損最高如華商穩健雙利A和雙利B,虧幅均超過10%。
排名無意義
貨幣市場基金成為今年的業績明星,這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在年初,還有人為小盤成長股繼續叫好,城投債還是人人爭搶的資源,貨幣市場基金還只是現金管理工具。可轉眼間,成長股暴跌,城投債曝信用問題,貨幣市場基金成為唯一賺錢的品種而持續獲得資金流入。
基金公司也隨即改變了營銷戰略。自三季度以來,就有多家基金公司將貨幣市場基金作為持續營銷的重點,一方面取消或放寬原先的大額申購限制,另一方面開始與競爭對手比拼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已完全違背了其現金管理工具的本質。但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誰能為自己手中的錢保值。
對于目前業績全面虧損的股票基金,在臨近年關的最后兩個月里,難免還要最后一搏。尤其是那些虧損不大的基金,最后一搏很有可能就令其扭虧為盈。但即便如此,與2008年的情形類似,大量的基金處于虧損狀態,年終排名只關乎基金經理的年終獎,對于大多數投資者已無實際意義——就算最終能略微賺一些錢,今年的投資也依然是無效的,因為這遠遠無法覆蓋CPI快速上漲帶來的貨幣貶值。
此外,在今年排名暫時靠前的股票方向基金中,有多只基金的累計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以下,這意味著,這些基金的初始投資者至今仍然虧損。如新華泛資源優勢,今年虧損4%,在全部基金中仍可排進前十名,但其累計凈值為0.963元,長城品牌優選和鵬華消費優選的累計單位凈值也分別只有0.741元和0.974元。即使最后兩個月里這些基金能打贏翻身仗,但凈值仍有可能繼續在面值附近徘徊。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