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陽光私募遭遇清盤浪潮 敲響公募基金警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9日 01:34  第一財經日報微博

  如果說去年是私募基金的“發展年”的話,那么今年就是私募基金的“清盤年”。A股今年來的“漫漫熊市”令處于新生階段的私募基金頻頻拉響清盤警報。僅9月份就有11只陽光私募產品清盤,此外還有近百只產品徘徊在“清盤紅線”附近。經營困境倒逼私募基金創新的同時,也對存在不少“僵尸基金”的公募基金敲響警鐘。

  私募遭遇清盤浪潮

  在市場接連下挫中,陽光私募的業績慘不忍睹,清盤警報頻頻拉響。僅今年9月份清盤的陽光私募數量達11只;前9個月共有41只產品遭遇清盤。

  其中,兩只結構化產品——“中原理財·宏利6期”和“西安信托·長安投資6號分層式”則因為凈值觸及止損線,被強制清盤。

  中原信托發布公告稱,“中原理財·宏利6期”于9月26日支付完優先受益人第一年度信托計劃收益后,凈值低于0.8元的合同止損線,管理人中原證券(微博)基于證券市場后市不明朗,不追加保證金,信托計劃提前終止。

  “西安信托·長安投資6號分層式”信托合同約定,產品止損線為0.83元,9月8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8260元,低于止損線,于2011年9月23日正式清盤,清盤前凈值為0.8091元。

  對此,融智評級研究員彭曉武表示,今年以來清盤的陽光私募中,結構化產品占比超過70%。在低迷的行情里,私募機構管理結構化產品的壓力非常大,面臨極高的風險。而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一般沒有止損設置,清盤往往由于贖回后規模過小所致。

  按照一般私募產品設計的止損線——非結構化產品累計凈值0.7元、結構化產品累計凈值0.85元來考量。目前已有18只非結構化產品凈值低于0.7元,觸及清盤紅線;還有26只非結構化產品的累計凈值是在0.7元~0.76元之間,隨時都有清盤的危險。結構化產品中,26只產品累計凈值低于0.85元,28只產品的累計凈值在0.85元~0.87元之間。

  也就是說,目前已經有44只產品觸及了清盤紅線,此外還有54只產品徘徊在清盤紅線的邊緣。

  困境倒逼私募創新

  與清盤潮同步的是陽光私募發行速度也在放慢。2007年以前,私募基金產品只有可憐的11只。借助于當時的大牛市行情,私募基金的發展迎來了雨后春筍之勢。就像公募基金的規模在2007年獲得了爆炸式增長之后即陷入低谷一樣,私募基金在今年亦遭遇了“滑鐵盧”。

  海通證券(微博)私募基金分析師羅震指出,今年以來,私募新產品的發行雖然保持了相當的數量,但是增速已經明顯降低,同時產品提前清算終止、基金經理離職、產品轉讓等新聞不斷出現,這充分說明行業已經開始進入整合階段。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付漪也表示:“在私募產品膨脹式的發展背后也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良莠不齊,今年的這波冬季行情,正好可以擠掉一些這兩年發展過快帶來的泡沫。”

  但與公募基金拼命發行新產品搶占市場份額不一樣,目前私募基金處于一種邊緣狀態,只能以信托計劃等方式生存,不像公募基金能公開地發行產品,并且還有《基金法》進行規范。私募基金迎來史上最艱難的一年。

  當市場遭遇發行低潮之時,或許正是私募尋求變通之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出現的創新型私募產品類型主要包括風險緩沖、目標回報、定向增發、行業基金、量化套利和對沖策略等,成立的產品數量超過50只,陽光私募產品創新進入快車道。

  與此同時,以平安信托為代表的信托公司借道TOT來繞開證券開戶的壁壘,通過母信托套子信托的方式來進行投資。以外貿信托為代表的信托公司,則通過信托套有限合伙的方式,發行私募基金。也成為私募基金繞道信托,變相成功發行的一大模式。

  清盤敲響公募基金警鐘

  私募基金清盤潮的出現,無疑敲響了公募基金的警鐘。相對于不少私募基金出于產品規模、業績較差等因素選擇清盤而言,公募基金仍選擇“死守”的方式,這使得公募基金出現了數量不小的“僵尸基金”。

  目前,《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了公募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份額持有人數不滿200人是衡量基金清盤的兩大指標。然而回顧過往,其實公募基金低于5000萬元凈值的現象屢有發生,卻沒有任何一只公募基金產品被清盤。

  “誰都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事實上現階段不少基金發行規模都未達最低標準,最后都由大股東幫忙購買才發行成功。同樣,到基金必須清盤時,公司會自救。”

  “公募基金清盤難明顯不利于保護其持有人的利益。試想,當一只目前單位凈值只有0.60元的基金在其剛跌至0.85元時就被清盤,持有人的損失無疑會減少。”財經評論人士曹中銘(微博)認為,但在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收取模式下,基金公司都將旗下基金當成了“現金奶牛”,只追求規模效應而漠視持有人利益的事實,表明現行的基金業體制存在不小的漏洞。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私募基金清盤的浪潮下,一些規模小、業績不佳的私募基金選擇清盤,剔除了私募基金中效率低下的產品,行業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對投資者也更為有利。而同樣經市場選擇后,規模過小的公募基金選擇死守,反而是保留了效率低下的產品,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對市場化機制的一種人為扭曲,并不利于行業的中長期發展。(新華社)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