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天對于資本市場來說似乎格外肅殺,環球股市陰晴不定,動蕩不已,A股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似乎注定了這是一個多事之秋。
歐債危機 以動蕩換太平
歐洲的債務危機將如何演化,又將如何收場?結局不外乎三種,一是部分歐元區國家退出甚至歐元解體,一體化進程后退以獲生機;二在現有框架內不惜一切代價平息危機;三是以進一步的一體化解決現存問題。
退一步的方案從邏輯上有合理之處,淘汰掉實力較弱的成員,可以讓歐元區“丟掉包袱、輕裝上陣”。但這一方案并非上策,一是希臘等危機國不會主動申請退出;二是愛爾蘭、西班牙等“第二方隊”也不希望看到退出的發生;三是歐盟現行條約中的條款,并沒有允許其他成員國聯合將其中一個成員國勒令退出;四是希臘的退出會大大影響歐盟的一體化進程,削弱歐盟的政治影響力,這非歐盟所樂見。
維持現狀看起來更現實,但可能低估了歐洲核心國的智慧和未來邁向進一步一體化的雄心,畢竟“危”中有“機”,此時或是推動一體化的天作良機。2001年12月,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Romano Prodi就曾指出,“歐元的運行將迫使我們引進新的經濟政策工具。以目前的政治狀況,還無法對此做出提議,但未來的某一天,危機會降臨,而新的工具會誕生”,今天看來,這一說法卓有遠見。
因此,進一步一體化或許是未來歐元區更有可能的選項。一方面,希臘等國在危機過后,會更加勵精圖治,這將有效消除歐盟一體化的短板;另一方面,危機也有助于在歐元區形成共識,通過改革、通過進一步一體化來尋求出路;而雄心勃勃的德國和法國,不會坐視歐盟一體化變成爛尾工程,而會致力于美好遠景的達成。
另外,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2011年預算赤字接近GDP的4%,債務的平均水平占GDP的比率約為84%,把歐元區作為一個整體看待,仍然是比較健康的。如果歐元區能夠同心協力,應對這場危機應該綽綽有余。
歐債危機問題的解決,可能需要以一個動蕩的過程,來換取太平的結局。首先,德法等歐洲核心國會恩威并重,讓希臘等國領略市場的無情和危機的深重,但最后一刻依然會出手救助,同時附加較為嚴格的條件。其次,在救助方面,德法領導人將面臨國內重重政治壓力,如果民眾的壓力持續,不排除德國領導人選擇一個“祭奠的羔羊”,讓德國民眾明白選擇不救助的代價深重。我們都不愿看到這一進程,但它確實很可能會發生,盡管我們現在不知道這只“羔羊”是什么,或許是一家機構,或許是一期債券違約,或許是市場慘烈的下跌。所幸的是,近期民眾的壓力似有減退跡象,市場也已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波動是通往盈利必經之路
近期A股市場的下跌,主要原因不在于海外,而來自中國經濟自身內在的問題。如果把中國經濟比做一列火車,它已高速奔襲超過30年,目前正在逼近彎道,不僅需要剎車降速,還需要完成復雜的變軌操作。例如,要將后繼無力的“外需”引擎切換為“內需”引擎、要將已過度消耗的核心零部件房地產的水溫降低,以免零件失效,車毀人亡;又例如,要脫掉幾節因作為“世界工廠”而趕制但已破舊不堪的車廂,因為中國終有一天會交出低成本“世界工廠”的接力棒。如此復雜的操作,在降速情況下能夠完成已經不易,如果寄希望于在高速情況下“漂移”過彎,肯定險象環生,無異賭博。如果以上判斷成立,房地產調控仍將持續,或許會進一步深入;貨幣政策或短期微調,但在今后相當時間內都將維持中性偏緊的基調,難言放松;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增速也將同步放緩。
這個降速轉型的過程不會太短,目前A股市場的下跌已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降速轉彎的預期,還需觀察,市場在超跌后會有反彈,估計股指在相當時間內都將維持平淡。不過,展望未來,如果我們不自亂陣腳,操控得當,中國強韌的內需終將脫穎而出,彰顯成色。對于經濟轉型和低迷的A股市場,我們不僅需要耐心,也需要信心,方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股指將在相當一段時間趨于平淡,上市公司業績的內生增長將成為創造盈利的重要渠道,而相關投資標的的選擇,需要清醒的思路和前瞻的眼光。例如,要選擇那些轉彎過程中不會被甩下的公司,選擇那些轉彎過程中能占據有利地位的公司,選擇那些轉彎完成后得益于新引擎推動的公司。只要肯下功夫,認真求證,還是可以發現一些以低于10倍的市盈率交易,但未來幾年能夠穩健增長20%以上的龍頭優勢企業。價值投資者似乎沒有不出手的理由,不過出手之前,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降速轉彎的過程中,難免顛簸,對于一個中長期投資者,如果希望在中期內取得較好的投資收益,就要接受這種波動,因為這是通往盈利的必經之路。(作者系重陽投資高級合伙人、總裁、投決會副主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