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行業動態周報
私募行業動態
上月末本月初,老牌陽光私募重陽投資連續成立了兩期目標回報型非結構化產品——興業信托•重陽9期和外貿信托•重陽目標回報1期。所謂目標回報并非保證投資者收益,而是設定三年50%的投資目標,在達到此目標之前產品不接受新的認購。當產品三年內收益率達到50%后進行現金分紅,產品凈值歸1,之后轉為普通管理型產品進行運作,允許客戶認購和追加。兩只產品稍有差別,重陽9期每月開放一次,重陽目標回報1期一季度開放一次(達成投資目標之前只贖回不申購)。
點評:通過了解,重陽投資成立這類目標回報型產品的目的在于希望保護投資者利益,因為當產品經過后續營銷擴大規模之后,操作難度會增加,一定程度上會損害首批認購的投資者利益。重陽投資上月曾將其旗艦產品深國投·重陽1期認購門檻上調至1000萬,此次兩只新成立產品也要求認購額度起點300萬并且鎖定規模。我們認為,經過七年的發展,投資者對于陽光私募行業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認識。一些成立時間長、規模大,經受住市場考驗的私募開始展示出很強的品牌效應,即使在市場低迷之時也不愁募集資金。對于這部分私募來說,在擴大規模上的欲望已經不強烈,追求更好的業績以建立客戶忠誠度成為最主要的目標;而相對的,一些業績不好的私募則被市場淘汰。私募行業已經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優勝劣汰之后,未來國內基金市場上將會出現更多具有話語權的私募基金。
2.
海外對沖基金動態
據HFR 2011年二季度市場微觀報告,二季度有280只對沖基金成立,相較一季度的298只稍有減少。2011年上半年共有578只對沖基金成立,是自2007年上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半年。全球對沖基金行業資產規模增至2.04萬億美金的歷史高點。二季度共191只對沖基金終止清算,稍高于一季度的181只,占到所有對沖基金數量的2.07%。同時,相對于FOF,投資者顯示出對單基金經理型對沖基金的偏好。二季度共245只單基金經理對沖基金成立,是自2007年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而FOF類對沖基金則有53只基金清算而只有35只新基金成立。(資料來源:HFR)
2001年因為賣空安然而聞名世界的對沖基金Kynikos Associates Ltd。總裁查諾斯表示,他在做空中國的銀行和地產股,原因是中國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的債務增加,開發商資金吃緊,或轉往私人部門取得貸款。他表示,中國經濟過去聚焦于固定資產投資,全世界都認為,中國是增長的引擎,無論西方發生什么事情,中國都可繼續扮演這個角色,但其實這有些難度。他指出,中國國企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金額,“可能從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00%增至200%。”(資料來源:鳳凰網財經)
3. 私募視點
上周兩市出現大幅震蕩,至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從2482.34點下跌至2433.16點,跌幅1.98%;深證綜指從1089.99點下跌至1060.67點,跌幅2.69%。
私募對后市較普遍的看法是短期偏謹慎,長期較樂觀。短期來看,通脹高位運行,貨幣政策保持緊縮,經濟增速下滑導致的投資者恐慌,新股方面供過于求都是市場低迷的原因;長期來看,目前市場的低估值,經濟增長速度恢復,上市公司在緊縮環境下資金的相對寬松,都是未來市場好轉的契機。但是市場何時回暖私募認為需要有外部因素的刺激,特別是貨幣政策的放松。政策不放松,一則上市公司沒有財務杠桿不愿投資,二則劣幣驅逐良幣資金從股市撤離進入借貸市場。
對于目前市場中看好的板塊,有私募認為應當投資有壁壘、盈利非常確定性的企業。因為在經濟順周期里,這類企業可以跑得更快;在通脹周期、宏觀經濟不好的時候,這類公司能夠穿越經濟周期的變化。而對于估值已經很便宜的銀行股,私募看法是供應量太大自然價低,但中長期來看,銀行股的盈利增長仍將受益于未來2年至3年的經濟持續復蘇。
上海世誠投資執行董事陳家琳認為,接下來的兩個月將迎來最艱難的時刻。依據投資時鐘原理,在經濟滯脹階段,股市表現不會太好。短期內,投資人極有可能對經濟增速下滑的態度由擔憂演變成恐慌,從而產生更大的二級市場拋售壓力。另外,10月中下旬即將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報極有可能再次低于預期,由此刺激新一輪的盈利預測下調,并引發相應的股價調整。一般來講,市場只有經歷過對政策擔憂,對宏觀增速、總需求擔憂,盈利預測下調這“三部曲”后,才能真正地產生安全邊際并迎來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對于通貨膨脹,他認為預期中4季度的CPI下降主要是因為去年的高基數,考慮到食品價格在近期的反復,以及非食品價格的慣性上漲趨勢,物價水平仍不容樂觀。
北京京富融源投資總監李彥煒認為,股市的問題根本還在央行的貨幣政策上,如果貨幣政策不放開,股市很難說有什么機會。一方面,盡管現在上市公司不怎么缺資金,但是在沒有財務杠桿的情況下,很少有資本會愿意去投資。因為一般企業做投資,不會完全靠自己的本金去做,而是自己的本金再加上銀行的財務杠桿放大去投資,如果單純靠本金做,他們會覺得沒有效率。事實上,現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拿錢去買理財產品,而不是擴大再投資,業績也就很難釋放出來;另一方面,從大類資產配置上來說,劣幣驅逐良幣。相對來說,股票的流動性是最好的,那么在流動性緊張的時候,通常是資金先從流動性好的地方撤離。在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估值低并不能成為買入的理由。因為對于資本來說,這個時候流去利率更高的借貸市場等更加有吸引力。
上海從容投資董事長呂俊認為,A股市場下半年以來表現不好,主要原因一是經濟本身在減速,貨幣政策較緊,二是新股供應還有再融資,供求關系比較不好,所以整個估值現在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如果從投資個股的角度來看的話,從長遠來看,很多個股也進入了一個有價值投資的區間,但是要想整個大勢全面的好轉的話還是得等到一些外部因素開始回暖,風險要解除才能出現大的牛市。
上海紫石投資執行董事張超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目前市場處于估值非常低的位置。整個經濟成長性沒有喪失,雖然從9.5%以上降到9%,有0.5%的下降,但是整個的高速成長性還沒有結束,還是在一個大周期里面成長。另外企業現在碰到的各種困難中,上市公司反而是有優勢的。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小企業的貸款困難,利率也比較高,但上市的公司已經有一些募集的資金,在這樣的環境下做一些兼并重組,做一些擴大再生產,反而成為受益者。可以參考08年的情況,很多公司倒掉,但是A股上市公司沒有,后來反而進入了加速成長階段。市場要從目前的熊市中走出,需要一定的契機和事件的刺激。從國內來講,短期內看不到有什么特別大的因素可以讓股市走出困境,沒有政策刺激的話將會經過漫長的調整。但從2-3年來看, A股的資產類別不比其他任何能做選擇的投資資產類別收益率要差。
和聚投資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澤剛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問題,不僅僅是宏觀經濟的問題,也是資金供求關系的問題。各省各地都在培育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的步伐沒有下降,大家都在擔心資金供求關系將導致二級市場小股票的估值從40倍下降到20倍的可能性。這樣看來,風險還是集中在中小盤股票,且不排除滬綜指超跌跌破2319點。A股市場正在進入新的估值體系,這是解決長期以來A股供求關系失衡的趨勢性路徑。對于低估值的銀行股,他認為人參再好,供應多了,自然只有白菜價。雖然短期內,宏觀經濟層面將加大股價波動幅度,銀行股有可能還會更便宜。但中長期來看,銀行股的盈利增長仍將受益于未來2年至3年的經濟持續復蘇。
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認為,應當投資有壁壘、盈利非常確定性的企業,比如白酒、中藥、互聯網等輕資產企業。在經濟順周期里,這類企業可以跑得更快;在通脹周期、宏觀經濟不好的時候,這類公司能夠穿越經濟周期的變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