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尚志科
前段時間,《投資者報》記者碰到兩位規模較小的陽光私募老總在互訴難題。他們切磋的,不是疲弱市中的選股武藝,而是該不該為旗下不同私募產品錯開開放申購的時間。
為了能增加開放頻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資金,不少私募老總通過為1期、2期等產品設計不同開放時間,來達到擴充規模的目的,這在業內并不鮮見。這就好比商店營業,從僅僅白天開張到延長至24小時,自然能網羅更多的客戶。
對投資者來說,這卻未必是好事。打破統一開放申購的限制,私募基金投資者增加了選擇機會,但新的難題也出現:在私募產品中,后續發行的產品多數難以跑贏1期;非結構化產品不容易跑贏有管理人墊資的結構化產品。
其結果是,你沖著優異的1期產品去的,坐上的卻可能不是那支火箭;而投資者購買的結構化部分只是劣后份額——相當于債券基金的收益。管理人如何防止投資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1期往往是“鏡花水月”
私募基金老總要做“多面手”,在新發產品時不僅要擔任發行主力,與信托、銀行、券商、第三方理財、客戶等談判簽各種協議,還要盯行情、管理既有產品。
這是人員不足的體現,但基金經理團隊的薄弱,導致后發產品都比不上1期。 “私募發行的第一只產品規模比較大,加上基金經理對第一只產品的感情比較深厚,各方面因素都使第一只表現更好。雖然私募走復制路線,但第一只多少都有優勢在。”瑞富陽光私募基金研究中心彭亞軒對記者說。
私募排排網總編龍舫也對記者稱:“我們統計發現,在私募基金行業,600多名投資經理,1000多只產品,絕大部分都采取復制策略來運作。因為1期是招牌產品,私募基金會投入更多的投研力量,保證1期產品取得更好的收益。”
好買基金統計了有5只以上產品成立滿1年的22家私募基金公司,有15家、近2/3的公司存在“私募1期”領漲現象。
首只產品近一年收益與公司平均收益差距最大的公司為新價值,兩者差距達到16.94個百分點。另外,尚雅、金中和、澤熙、凱石差距也在10%以上。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喜歡通過1期來考察該私募公司的投資能力。但由于1期門檻更高或產品封閉等原因,投資者很難買到這類老產品,實際購買的新產品可能跟原來有偏差。
非結構“打不過”結構
結構化私募,是把投資者分為“優先”和“劣后”兩個層級,“優先”級通常為普通投資者,“劣后”級多為發起該產品并管理該產品的機構。
有管理人墊資的結構化產品收益通常更高。據Wind統計,同為混沌公司的結構化產品混沌1號(聚發5)、千足金混沌1號,今年以來分別下跌1.5%和3%,而非結構化混沌單一上漲8.8%。
凱石投資旗下同為許友勝管理的非結構化產品凱石3號,今年以來上漲3.57%,而機構化的凱石至尊7號和國投凱益,分別下跌15.12%和19.51%;同為湯小生管理的結構化產品聚益4期,今年以來上漲12.89%,而非結構化產品聚益5號同期下跌了4.41%。類似的現象在康成亨、盈融達等公司也存在。
也有少部分公司結構化產品跑不過非結構化。Wind資訊顯示,廖黎輝管理的非結構化產品景良能量1期今年以來上漲13%,而結構化產品能量1號是負收益。
彭亞軒分析,這種差異與產品結構有關。“結構化畢竟管理人墊資,投資者的份額一般比較穩健,其風險控制和操作風格與非結構化肯定有差別。”
龍舫認為,如果是非復制策略,可能會存在這種差異。“雖然私募存在重點管理結構化產品的傾向,但結構化產品并非一定就更好。”
他注意到最近市場的一個現象是,非結構化產品不太好銷售,結構化更容易受投資者關注。“投資者購買的結構化部分是保底收益,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很受歡迎,私募投入的力量也更大。”
在運作模式上,兩類產品還有差異。比如,如果結構化產品清盤,對劣后資金會有影響,而優先份額是保證收益的。但非結構化產品只要凈值發生虧損,所有投資者都會出現虧損。
在私募基金的發展歷程中,在產品布局上會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先發非結構化產品,雖然其風險大,但做出高收益拓展知名度,更容易吸引外部客戶群體;另一種是先發結構化產品,這類產品通常需要私募墊資,類似“借錢炒股票”的融資行為,如果產品盈利,管理人自有資金獲利將成倍放大。
規模膨脹帶來公平難題
很多陽光私募投資者,都是沖著一家私募前期產品的業績而來。但隨著管理產品增加,每個產品的表現都不一樣,投資者判斷其整體管理能力在難度也加大。
這種差異化業績,跟私募做大規模的路徑有關。不少陽光私募基金的產品都是前1~2只業績在前面,做出了知名度,但這些產品只是在某個階段靠激進操作沖了一下,把一年收益做出來,其他產品并不理想。
不過造成業績分化的一個客觀原因,是規模增加。
比如配置同一只股,5億規模和1億規模的產品配置難易程度不一樣。3個產品同時買一股票不會影響流動性,而10個產品的話就會影響。
但規模做大,會影響投資標的的選擇,也難逃業績分化。一旦產品出現分化,對新進入的投資者來說是不公平的,管理人需要給投資人作出更明確的解釋,
彭亞軒說:“1期和后面幾期產品,只要投資策略相同且有同一管理人,長期差別不會太大。如果是結構化與非結構化之間,則很難做到同樣對待,要么就買結構化的保底部分,要么買非結構化產品。”
對于差異較小、明確采取復制策略的私募,投資者購買新產品并無大礙。而對于不同產品業績差異過大,卻沒有給出明確原因的私募公司,需要謹慎對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