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平均首募規模低于2008年
●多搞基金新產品的首發,份額保有量才會達標
●證監會不肯開放銷售牌照,導致銀行壟斷
●銀行客戶經理都勸客戶贖老買新,可以賺2%的傭金
重首發、輕營銷,向來是公募基金的通病。證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顯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經成立及獲批的新基金數量已達204只,創年度新增基金數量之最。不過,新基募集成績不如新基獲批那么理想。不僅頻頻出現基金募集延長的情況,迷你基金更是屢見不鮮,與歷史往期相比,今年募集資金平均水平連2008年都不如。有業內人士直指,新基募集陷冰點,一方面與資本市場低迷有直接關系,另一方面,銀行渠道發行機制也嚴重掣肘基金持續營銷的良性循環。
發行量大,募集遇冷
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數量,遠超往年同期發行量,可謂基金發行節節高。而從新基金首發募集資金量來看,卻是這只不如那只,今日不如昨日,可謂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公開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新基金中募集規模不足3億份的開放式基金多達9只,9只開放式新基金中債券型有5只占多數,其他為指數型2只,股票型1只,保本混合型1只;認購起始日期多數在6月以后;首發規模小于2億的有2只。其中,海富通穩進增利分級的首發規模僅為2.2051億元,剛過不少于2億元的下限,而當初預定募集目標為30億元,僅完成募集目標的7.35%。金元比聯保本經延長募集期后才募集2.7767億元,僅為募集目標20億元的13.88%。
更有甚者,新基金延長募集期的也越來越多,至今已有9只延期,其中華泰柏瑞信用增利更是兩次延期。從時間上看,6月份以后也是新基金延長募集的高峰時間,9只延長募集期的新基金中,開放式基金有8只,分別為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債券型各2只,封閉式基金僅1只。
數據顯示,自7月1日以來成立的36只新基金平均首募規模為10.65億元,較上半年的16.64億元平均規模大幅縮水。今年新成立的142只基金平均首募規模為15.12億元。這意味著,目前的基金平均首募規模不僅大幅低于2010年的21.30億元和2009年的31.89億元,也低于2008年熊市時的基金平均首募規模18.2億元。
監管趨松,銀行掣肘
基金募集之所以看重首發規模和整個行業環境不無關系。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現在這個市場,持續營銷很難做。而IPO還是比較能沖規模,如果基金不做IPO,市場份額肯定往下掉,處于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如果不沖首發,基金公司將不進則退。
“基金首發規模增長之所以效果明顯,是因為銀行在基金首發時,把基金項目作為正兒八經的一個任務來做,而對基金的日常銷售工作基本上是忽略的。”上述市場部人士坦言,基金公司新產品首發,相關渠道銷售銀行一般都有首發指標,算在客戶經理的考核里面。現在發新基金多,銀行客戶經理就光顧著完成首發任務,顧不上老產品的銷售,甚至會動員客戶贖回老產品買新基金,所以如果基金公司不首發,面臨的趨勢就是老產品被慢慢越贖越少。基金公司看中首發規模,還是基金公司自身花錢掙面子。
此外,深圳某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同樣向記者表示,激勵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現在基金發行難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絕對因素。
“激勵制度指的是基金公司考核市場體系的重要指標之一,即份額保有量。只有多搞基金新產品的首發,份額保有量才會達標。”該渠道人士透露,處于目前這種市場環境下,大多數基金公司首要目標肯定是通過新基金產品首發來保證公司的市場份額,畢竟現在這個存量市場上,不發新基金的話,其市場份額很有可能就被其他基金公司給侵吞了。現在的渠道銷售根本談不上對投資者的服務,只是純粹地從左邊口袋換到右邊口袋,把客戶的錢倒騰來倒騰去。
更有渠道人士指出,銀行客戶經理都勸客戶贖老買新,然后他們可以賺取2%的來回傭金。這種情況下,基金公司不首發,持續營銷做不起來,公司的整體規模一定走下坡路。
談及持續營銷做不起來的窘境,該渠道人士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證監會不肯開放銷售牌照,導致銀行壟斷,所以一切的根源,就是監管部門的尋租利益導致。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這種情況正逐漸得到改變。有渠道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都開始轉變了,不再那么看中首發了,市場行情不好,還是播種比較好,未來再耕耘長大。“其實基金公司也會轉變思路,知道現在很多首發基本上是面子工程,自己心里清楚有多少水分,開始沒那么注重了。”上述資深人士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