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384億次新基金放緩建倉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3日 07:19  東方早報

  盡管判斷市場已處于底部的聲音此起彼伏,但對于新近成立的次新基金而言,卻并不急于抄底建倉。

  “市場出現整體性機會的可能性不大,耐心等待機會慢慢建倉”

  早報記者 柯智華 

  盡管判斷市場已處于底部的聲音此起彼伏,但對于新近成立的次新基金而言,卻并不急于抄底建倉。

  上海財匯統計數據顯示,在同期上證指數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最近3個月成立的次新股基中,最新披露的單位凈值多數在1元面值附近。以8月1日成立的信誠新機遇為例,凈值最低為0.993元(9月22日),下跌了0.7%,遠低于同期上證指數約9.6%的跌幅。

  “盡管很多人都認為市場在底部區域,但是市場出現整體性機會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可以耐心地等待機會慢慢建倉。”某基金經理說。

  凈值暴跌

  基金經理謹慎做多

  上海財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最近3個月以來成立、且公布了最新單位凈值的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共計有34只,其中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以上的僅有4只。

  6月21日成立的南方保本混合型基金9月22日的凈值為1.004元,其他3只基金的凈值截止日均為9月16日。9月1日成立的招商安達保本基金的凈值為1.002元;9月1日成立的金鷹策略配置的凈值為1.0002元;9月2日成立的華安深證300凈值為1.002元。

  單位凈值最低的則為6月27日成立的招商深圳TMT50ETF及其聯接基金,截至9月21日的單位凈值均為0.904元,跌幅近10%。對此,此前有指數基金經理表示,指數基金并不強調擇時,最重要的是跟蹤相關指數并保持較小誤差,因此成立后一般都會快速建倉。

  除了上述基金外,在目前已經披露的其他29只次新基金中,多數基金的單位凈值一般都在0.96元至1元之間,其中0.99元到1元的基金達到了12只。

  “目前市場處于歷史估值的底部,是價值投資者投資的好時機,不過我們并不會急著建倉。”此前某新發行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說,至少從今年下半年來說,市場不會存在大的機會,因此可以在合適的機會比如市場大跌時建倉。

  大成基金指出,在國內經濟轉型、國際經濟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暫處于弱周期狀態,而較高增長、較小波動、增長點更趨多元化是弱周期的主要特征,即新增長力量使得中國經濟不會太悲觀,但結構調整將持續存在,市場將主要呈現出結構性行情,短期風格很難把握,投資操作的難度加大。

  “已有的股票不要輕易賣出,如果倉位較輕也不必進行抄底。”某基金經理說。

  “彈藥”充足

  2600億元待入市

  實際上,正是由于次新基金的建倉放緩,使得公募基金中手握大量的入市資金。

  通常基金建倉期約為3個月至6個月,如果以3個月的建倉期計算,最近3個月共計成立了69只基金。根據上海財匯統計數據顯示,其中,主要投資于A股市場的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共40只,該部分基金的募資總額共計約為384.32億元。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已經發行成立且完成建倉的基金倉位普遍較低,這也將給市場帶來大量的存量資金。

  根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9月15日倉位測算數據顯示,可比主動股票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0.41%,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74.54%,而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69.02%。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股票型基金的資產凈值為11776.5億元;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資產凈值為5024.6億元;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資產凈值合計為1197.1億元。

  假設目前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資產凈值總數保持不變,按照一般股票型基金95%的倉位上限、混合型基金80%的倉位上限計算,那么股票型基金合計可入市的資金總量約1872.46億元[11776.5×(95%-80.41%)],而混合型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和平衡混合)可入市的資金共計為403.63億元。

  換而言之,上述已完成建倉的基金可入市的資金共計為2276.09億元,如果算上已經完成募集但尚未成立的基金,那么目前可入市的資金總額或超過2600億元。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