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
又一位呼吁股權激勵的基金業高管離職。
9月17日,華安基金(微博)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俞妙根因個人原因已于9月6日辭職。今年1月11日,在《基金法》修改座談會上,俞妙根是強烈呼吁行業引入股權激勵的參會者。
此前,呼吁股權激勵的基金業高管,如博時基金前任總經理肖風、交銀施羅德曾任總經理莫泰山,相繼卸下帥印。
關于俞妙根的去向,多渠道消息指向其將投奔私募。而俞的離開對于華安基金帶去的影響并非僅有人事動蕩,一些跟隨俞妙根的老客戶很可能從華安撤資,注入俞妙根的新公司。
這并非個例。事實上,許多基金公司高管或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后,都會帶走原公司部分客戶,造成基金公司份額下降。
10億資金跟隨撤離?
許多基金公司高管或者基金經理轉身私募,都會帶走客戶
俞妙根的離職可能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布局。
今年初,華安基金首席投資官(投資總監)王衛國悄悄離開。因為他不屬于高管人員,同時又沒有兼任基金經理,因此華安基金沒有公告。
王衛國是在2010年5月份傳出離職,據了解,王離職后,創辦了一家公司。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為俞妙根的離職埋下伏筆。
上海基金業傳言,俞妙根去向跟王衛國有關,甚至有說法稱,俞妙根是前往王衛國的公司。據知情人透露,俞妙根將設立一家新公司,但這家公司同王衛國的公司將有業務交叉。
記者查閱俞妙根和王衛國的簡歷,他們不但有在華安基金任職的經歷,還曾于上國投共事。
俞妙根曾任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駐德國漢堡辦事處總代表、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6年11月加入華安基金。
王衛國進入華安基金之前,歷任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投資信托部、投資銀行部副科長。1998年加盟新成立的華安基金。
兩人一離開起華安基金,再度合作也是情理之中。
對華安基金而言,損失的不僅是一名董事長,還可能是客戶。
交銀施羅德一干人馬離職進入私募界后,交銀施羅德份額和規模大幅下滑。
根據Wind數據,2009年末,交銀施羅德總份額785.23億份,規模858.57億元;而截至2010年末,其份額降至507億份,規模降至492.19億元,規模排名從第九名降至十七名。據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年交銀施羅德旗下基金業績不佳,但更重要的很可能是莫泰山、李旭利相繼離去并帶走部分客戶。
私募研究機構朝陽永續首席執行官張子冰表示,許多基金公司高管或者基金經理轉身私募,都會帶走客戶。
俞妙根的情況也一樣。據上海品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震在微博透露,俞妙根帶走的資金量可能超過10億元。
對此,華安基金內部人士認為,俞妙根可能把老客戶的增量資金帶走,而非存量資金。“這些老客戶對華安基金是非常信任的。”
朱仲群或接任
華安基金對俞妙根的離職也是早有準備
據了解,華安基金董事長之職已有人選。
9月17日,華安基金發布公告:“選舉朱仲群、李勍為本公司董事,俞妙根、陳兵不再擔任本公司董事。”
據知情人透露,朱仲群可能就是華安基金未來的董事長。這說明,華安基金對俞妙根的離職早有準備。
朱仲群2011年6月之前為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6月18日被任命為上海國際集團總經理助理。
盡管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老人的離去對基金本身的打擊不可忽視。觀察今年來一些離職的高管,記者發現或多或少同股權激勵有關。
今年1月,俞妙根在《基金法》修改座談會上直言:“在我看來,股權激勵是一個必須執行的事。”
俞妙根之前,今年7月底宣布辭去博時基金總經理職務的肖風也曾是股權激勵的支持者。2007年初,證監會允諾基金公司進行股權激勵試點。博時、南方、易方達和嘉實四家基金公司作為試點,分別向證監會上報股權激勵方案。然而最終都未能成行。
肖風離職后表示:“呼吁和要求(股權激勵)肯定是要有的,不然管理層怎么知道你有這個需要。”
而交銀施羅德的前任莫泰山更是在股權激勵上先行先試。
交銀施羅德曾提出25%股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包括管理層及業務精英。但交銀施羅德的三大股東交通銀行、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中國國際集裝箱海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均不愿出讓所持股份,股權激勵計劃無疾而終。
盡管股權激勵計劃失敗,莫泰山還是爭取到每年將15%的利潤拿來激勵的政策,且逐年增加。
然而,上述基金業高管還是未能等到股權激勵到來的那一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