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琪
基金持有人中機構投資者占據了不小的比例,那么,他們挑選基金的能力如何呢?好買基金選擇了近四年來機構投資者重倉的基金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長期來看,在同等風險下,機構投資者挑選的股票型基金收益較高,而機構挑選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能力則未必比普通投資者高明。
機構占比大的股基收益高
基金會在中報和年報中披露機構投資者購買基金的比例。據此,好買基金選取了2007年中至2011年中機構投資者占比前十的基金,將它們的業績及風險與同類基金的平均業績和平均風險作了對比。
好買基金研究員陸慧天表示,從長期的角度看,機構投資者在股票型基金的選擇上有高于普通投資者的能力,即機構占比較大的股票型基金有顯著的超額收益。但在混合型基金及債券型基金上,即使是長期看來,機構投資者占比較大的基金也無顯著的超額收益。
機構投資債基偏好激進型
另外,從風險的角度看,機構重倉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長期年化波動率無顯著超額表現,可見,機構投資這兩類基金并無明顯的風險偏好傾向。但機構投資者重倉的債券型基金年化波動率顯著高于平均水平,可見機構投資者在債券型基金的投資上比較激進。
對此,陸慧天分析,可能是由于部分機構投資者被限定了投資權益類品種的比例,因此只能更多地投資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債券型基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較低,為了提高收益,機構投資者會偏好債基中的激進型。但四年來的數據顯示,在債券型基金的投資中,機構承擔了大于平均債基的風險,卻也只獲得了債基平均水平的收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