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寧
結構化私募信托產品發行陷入了僵局。在A股持續下跌的情況下,最大的發行渠道銀行更愿意接受完全保本的結構化證券產品,但私募機構卻因各種原因而不能接受。
為了打破僵局,部分私募機構開始嘗試創新模式,“結構化+管理型”等產品正醞釀推出,和結構化產品的保本相比,這種產品被私募機構形容為“半保本”。
結構化產品發行難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仍在存續中且有業績記錄的證券信托產品共有1455只,其中,非結構化產品有1025只,結構化產品有430只。但年初至今取得正收益的產品僅有409只,占比不到三分之一,而取得10%以上收益的產品僅有40只。尤其在5月份之后,取得正收益的產品數量則逐月遞減。
對于當前證券類信托產品的融資情況,深圳一位大型信托公司銷售經理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目前發行證券類信托產品,只能做結構化產品,這是銀行的明確要求。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客戶避險需求和收益要求都很高。”
但他表示,上述結構化產品的優先受益人(即享受固定收益的投資者)好找,劣后受益人(即陽光私募)難尋。
陽光私募難尋的主要原因是,私募公司認為結構化產品前期成本過高,而規定的清盤條款對私募也很不利。
據介紹,發行結構化產品,前期成本不低。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當前行價是10%全包,這包括渠道費用以及購買信托證券賬號的費用,其中銀行收8%到9%的費用,信托收1%左右的費用。
除了前期成本,私募難以接受的另一原因是,結構化產品設置嚴格的補倉與清盤條款,這對私募公司自身流動性及持倉策略均構成重大影響。
據調查,目前只有新入行的私募愿意以結構化形式發產品。在一些老牌私募人士的眼中,目前A股市盈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此時最佳策略應是長線持股而非短線投資。但因受國際市場的負面因素影響,國內股市難免會出現短期震蕩,萬一出現個股因系統性風險暴跌,結構化產品就有可能動輒清盤。
醞釀半保本產品
不過,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部分想在近期融資的老牌私募已經提出了幾種創新模式,以解決上述矛盾。其中,一種模式為“結構化+管理型”,即陽光私募同時發行一只結構化產品和一只非結構化產品,認購資金將按1:1比例同時購買這兩只產品。
另一種模式則是“安全墊類型”,即私募承諾在發行的“管理型產品”中有12%或15%左右的跟投比例,約定如果產品虧損在10%以內,這部分虧損由陽光私募全部承擔,而如果虧損超出10%部分,其中2%或5%部分,由陽光私募及信托投資人共擔。而損失再超出的部分才由信托投資人自己承擔。據悉,該產品由深圳某知名私募近期首創,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屬于“半保本”產品。目前,該私募仍與深圳某銀行商談發行細節,但據接近該私募的人士透露,銀行方面態度較“強硬”,更傾向于“完全保本”產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