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2011年基金半年報 > 正文
如果你買進了機構重倉股,你敢確定那些機構大佬們還駐扎其中嗎?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在上月底收場,市場從前到后沒有出現一波像樣的中報行情,倒是機構重倉股尤其是部分明星基金概念股成為了投資者追逐的焦點。有市場人士認為,如果你在看到中報之后再跟隨買入,面臨的風險不可小覷。
不要被機構蒙住眼睛
上海證券策略分析師蔡鈞毅昨日向記者表示:“中報透露出的機構持股數據是短暫的時點信息,就像一臺照相機拍下了某只股票在6月30日機構持股的照片,它僅僅是過去式!
“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講,當普通投資者看到某些有影響力的機構買入了某只股票時,那些大佬們是否早已人去樓空要劃上一個大的問號,而此時的確有投資者會奮不顧身地接盤!方正證券投資顧問潘益兵昨日也向記者表示,不要被機構大佬們蒙住眼睛,“說一套做一套”的基金經理也不少,明明做空銀行股,但是依然大肆吹捧,迷信重倉股是有風險的。
潘益兵提醒,尤其是一些機構重倉股,一旦碰到不同派系的機構,還會容易出現利益無法協調,誰都不愿意拿真金白銀去拉動股價,甚至有些不地道的“同門”,在股價拉升的過程中還在偷偷減倉。
某券商營業部老總昨日向記者透露:“有很多基金產品是由營業部客戶經理代賣,基金的操作與換手是相當頻繁的,而且交易傭金都是有我們券商返點回報的,所以機構持股是非常動態的!
蔡鈞毅表示,目前有很多個股的炒作邏輯就是核心范圍圈在提前獲取個股被機構駐扎的情況下建倉,接著在次核心范圍內逐漸拉抬股價,而等多數投資者獲得信息后也基本完成了一個炒作周期。管理層長期以來都在嚴厲打擊這種行為,所以投資者在上市公司發布財報時,靜止的去看待機構持有的股票,這必然面臨著很大的交易性風險。
重倉股中報之后頻暴跌
記者在查閱大量市場數據后發現,基金重倉股在發布中報之后頻頻暴跌的例子不勝枚舉。
8月23日公布中報的領先科技,匯添富價值精選、華夏藍籌核心、銀華優質增長、興全有機增長等基金紛紛在6月底入駐該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然而8月23日之后,領先科技連續暴跌,出現了少見的6連陰,截止到昨日的跌幅已經達到了16.3%,遠遠跑輸大盤。
科大訊飛在7月20日發布了上半年的財報,前十大流通股名單顯示出機構在二季度均重倉買入,華寶、銀華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都出現了加倉的行為,但就在發布中報之后,科大訊飛并未顯現出基金重倉股的穩重,反倒是持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了15%。
市場關注的王亞偉概念股在近日也是屢遭暴跌,幾乎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華夏大盤重倉的美爾雅在8月26日之后的三個交易日內大跌15%,另一重倉股龐大集團自上周一以來也是大跌13%。而中航電子也隨后出現了莫名其妙的放量跌停,同樣除權之后的電科院也沒有逃脫這個厄運。
《大眾證券報》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即使以今年中報之后重倉股的走勢來看,100只樣本基金重倉股中將近八成的股票在中報披露之后下跌,換句話說如果跟蹤買入這類股票,被套的概率近80%,許繼電氣、廣田股份、博瑞傳播、天馬精化、紅日藥業、金科股份、日海通訊等個股均是典型案例。
探究選股邏輯更靠譜
那么對待財報期間亮相于市場的機構重倉股,投資者如何在看得目不暇接之時獲取收益呢?
潘益兵認為:“其實不是每個基金都要去跟蹤的,上半年基金虧了1000多個億,說實話個別基金經理的操作水準與散戶相比并不具有優勢,但是部分明星基金的操作思路確實是值得學習的,不要一味地盯著人家選中的股票,不斷學習選股邏輯才是硬道理。”
蔡鈞毅表示,如王亞偉的華夏大盤與華夏策略確實做得很好,這不僅僅是在一個中報期間的偶然現象,連續5至6年都保持較為穩健的收益,這是值得投資者去深思的問題。王亞偉在一季度撤離銀行股,后來市場驗證了這一點是正確的。投資者不妨去思考,在二季度末明星基金為何選取這些股票,是行業未來存在良好預期還是個股已經顯現投資價值。
潘益兵認為,王亞偉二季度末重倉了很多創業板中的股票,這是符合目前市場環境的,在市場資金面不富裕而各項新興產業規劃呼之欲出的情況下,選擇小盤股當然是明智的選擇,特別是一些次新股如電科院、易華錄并不是因為王亞偉買了而漲,而是因為折價發行凸顯的低估值已經讓這些標的具備了交易性機會。另外,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財報公布較早的公司,如7月中下旬已經發布中報的個股,這樣機構持倉數據的參考效用是最大的。
記者 徐海峰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