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評論:偷奸耍滑的私募1期現象當休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0日 05:00  證券時報網

  公募基金界發生的不良現象,正在私募基金上演。在公募基金里,一家基金公司全力做好某只明星產品,同時關閉申購,靠業績提升該基金公司名氣,以此帶動其他新基金產品的銷售已成為常規做法。而在私募基金界,如今也如法炮制地引進這一套路。

  好買基金統計了22家有5只以上產品成立滿一年的私募基金公司。在這22家私募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首只產品近一年的收益超過公司平均收益,占比近2/3,有6家公司首只產品近一年收益低于公司平均收益,唯有星石投資一家公司這兩項數據基本持平。

  這種“私募1期”領漲的怪現象,固然與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投資風格有關,比如第一期產品風格穩健一些,而后來的產品投資上激進一些。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一些私募基金想借“私募1期”業績領先樹立好的品牌形象,以此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

  “私募1期”業績好對客戶來說當然是福音,問題是和公募基金的明星產品一樣,這些“私募1期”往往已經關閉了申購。對于私募基金來說,規模與業績很難“兩全其美”。業績好了,申購資金源源不斷,規模陡然增大,或者私募基金利用這一“天賜良機”狂發產品,不幸的是,習慣了操作小資金的很多私募,很容易掉進“規模上去了業績掉下來”這一怪圈。這從歷年的私募基金冠軍接下來的一年“泯然眾人矣”就很容易看出來。正因為深諳此理,一些私募干脆向客戶關閉申購第一只產品,利用規模小、投資靈活的優勢做好業績,吸引媒體和客戶的關注,在暴得大名中通過發售新產品擴大規模。

  這種巧妙和隱蔽的營銷手段對客戶來說并非都是福音。“私募1期”業績好,老客戶當然皆大歡喜,只不過瞄著“私募1期”去申購新產品的客戶就有可能當冤大頭了。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一旦被新客戶察覺,難免不用腳投票,此舉不僅有損個別私募基金的形象,更有損于私募基金的整體行業形象。

  為做好“私募1期”,他們往往集中核心資源,比如為了保證核心重倉股不下跌,讓后發產品幫忙抬轎;或者對看好的股票讓“私募1期”先行買入,其他產品跟進,最后“私募1期”又先行出貨,落袋為安。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涉嫌操縱市場,客戶承擔額外風險。

  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募人才進入私募行業,私募基金的“公募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在投資上,一些習慣了聽消息、炒題材和概念的私募基金經理慢慢走向價值投資,講究資產配置,注重風險控制,這些公募基金界的優秀因子注入私募基金,對于私募行業的發展貢獻良多。但在營銷上,一些私募基金也向公募基金界業已存在的惡習看齊,“私募1期”現象即是一例。這種偷奸耍滑之術只會讓私募基金蒙羞。對“私募1期”現象,確實該反思了。

> 相關專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