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朱景鋒
天相投顧對基金2011年中報的統計顯示,上半年基金取得管理費收入達149.22億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各基金公司冷熱不均,結構分化嚴重,有公司收入增長顯著,也有公司收入下滑明顯。在行業處于調整期的當下,基金公司收入正經歷重新分配。
實際上,這里的管理費收入僅僅是名義收入,因為基金公司要從管理費中向銷售機構支付客戶維護費,上半年基金公司共支付客戶維護費達23.80億元,扣除這筆費用,基金公司實際取得的凈管理費收入為125.42億元。
據統計,在61家基金公司中,上半年管理費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37家,其中收入超過3億元的公司有16家,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華夏基金上半年取得管理費收入達13.28億元,排名行業第一,華夏基金也是唯一一家收入超過10億元的公司。在華夏基金之后,嘉實基金(博客,微博)和易方達基金分別以8.65億和8.19億元的收入位居第二和第三名。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大成基金和博時基金收入均超過5億元,收入分別位居第四到第六名,銀華、華安、上投摩根等公司管理費收入也位居前十。前十大公司合計收取管理費69.69億元,占行業總收入的46.7%。
在收入榜的另一端,則是另一番景象,有11家基金公司上半年收入不足5000萬元,包括新華、益民、華富、天弘、中歐、諾德、天治、民生加銀、浦銀安盛、金元比聯以及去年成立的紐銀梅隆西部基金。收入的微薄使得這些公司多數處于虧損狀態,如諾德、民生加銀、浦銀安盛等公司上半年均出現虧損。
雖然整體上上半年管理費收入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在行業內部,卻呈現巨大的結構性分化。部分基金公司收入大幅增長。據統計,上半年共有20家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同比增長5%以上,其中有12家管理費收入增幅超過10%,華商基金和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費收入分別增長1.498倍和1.08倍,是上半年收入增長最強勁的公司,東吳、金鷹、國聯安、天弘等公司收入增幅也都超過30%。同時,部分基金公司收入下滑明顯。據統計,上半年收入下滑超過10%的公司達到12家,其中主要是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不過收入下滑最嚴重的是上海一家小公司,收入縮水達58.51%。
管理費收入排名前十大的公司中,收入增長和下降的公司各占一半,博時、華夏和華安基金收入分別下降11.57%、9.04%和7.10%,下滑顯著;而大成、嘉實和銀華收入分別增長11.07%、8.30%和5.27%。顯然,在基金業處于調整期的當下,行業內部正經歷財富的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