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子君
今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大幅回調,上證指數下跌6.98%,滬深300下跌7.26%,公募基金、陽光私募普遍出現了虧損,但是與單純做多的基金相比,靈活的對沖基金在弱勢中優勢盡顯,逆勢取得正收益。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截至8月19日,成立于4月1日的梵基一號單位凈值達到114.87元,成立以來凈值上漲14.87%,而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2.89%。同樣成立于4月1日的寶贏對沖基金,截至8月25日,單位凈值達到1.208元,成立以來凈值上漲20.8%,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幅度接近10%。
為何在弱勢中取得正收益?梵基一號基金經理李正楷表示這主要歸功于“對沖”策略。他表示,國內的公募基金、信托集合理財產品等都是以做多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只有挖掘到了黑馬股才能盈利。而對沖基金在投資限制上非常少,能夠依靠不同的對沖策略來獲取收益,而目前對沖基金的常用策略也多達二十多種,如股票市場中性策略、股票多空策略、事件驅動策略、全球宏觀策略等。梵基一號正是采取的全球宏觀策略,對全球經濟體聯動、經濟周期以及各類資產類別的相關性和互動性進行分析,識別金融資產價格的失衡錯配,從而獲取超額收益。
雖然與單純做多的產品相比,對沖基金具有明顯優勢,而銀監會今年也下發了信托集合理財產品參與股指期貨的指引,但是目前陽光私募參與熱情并不高。
梵基股權投資公司總經理張巍表示,除了投資限制之外,人才稀缺也可能是妨礙陽光私募對沖的重要原因。國內A股市場一直都是做多,缺乏對沖工具,對沖人才十分稀缺。加上陽光私募財力有限,高價挖角不是很現實,未來陽光私募走上對沖之路,還需要自力更生,著眼于自己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