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胡曉
記者的一位朋友從千里之外的西部來到深圳,目的是為了發行一款陽光私募產品!斑@已經是我這個月第二次來深圳了,每天行程安排都很滿、券商、銀行、信托公司都要一一拜訪!边@位朋友表示。
事實上,記者的朋友并非初出茅廬,此前他已經代客理財10余年了,如今已經進入不惑之年,10年間業績表現非常不錯,資產管理規模最高時接近2億元。
他選擇陽光化道路來自于對投資的熱情!半m然年紀不小了,但是現在內心仍像小伙子一樣,充滿著創業的熱情,也特別希望能得到更多投資者的認同,最重要的一點是,A股市場點位較低,如果現在發產品,將來賺錢的概率很大。”
不過談起這次陽光化的旅程,朋友還是滿腹心酸!安粌H很多瑣事需要親自打理,而且目前政策上也有一些障礙,讓陽光化不那么容易!
最難的莫過于賬戶問題了,朋友表示,“為了得到1個賬戶,我跑了4、5家信托公司,叫價一個比一個高,其中一家信托公司甚至開出了300萬元的高價。”確實,證監會暫停信托公司開設股票賬戶已經兩年了,由于信托公司存量賬戶有限,賬戶使用費也是水漲船高,以前100萬元的賬戶費現在普遍已經漲至200萬元,以前500萬元的賬戶,現在要價600萬元!案邇r買賬戶也就罷了,有的信托公司仗著有賬戶,不僅收取固定管理費,還要求參與業績提成。”
“事實上,除了賬戶問題之外,中西部地區投研人才難招也令人頭疼。”朋友表示,與地下私募不同的是,成立一家陽光私募公司必須要面對管理、投研團隊、費用以及銷售等一系列問題,只有積聚各方人才,才能成功運作。但是現在大型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對于地處西部的陽光私募來說,投研人才可謂一將難求。“由于投研人才難招,現在我不得不在深圳尋覓辦公地點,采取雙頭辦公的方式,這又增加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經過近半年的溝通,朋友已經與一家信托公司達成了初步協議,只要下半年市場給力,朋友今年年底應該能順利發行第一只陽光私募產品!捌鋵嵨抑皇菧婧R凰,在中西部地區,像這樣的地下私募不勝枚舉,其中不少人都想走上陽光化道路,但是或因賬戶問題、或因為盈利問題、或因規模問題,不少人都被迫放棄!迸笥褵o奈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