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之后,政府采取了4 萬億的投資刺激計劃,造成了目前通貨膨脹率高企,只能通過不斷緊縮,回收過量的貨幣。目前不斷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不斷地加息就驗證了這一收縮過程。而另一方面,之前過量的貨幣又導致物價“剛性”上漲。
同時,房地產的限購政策將會導致一、二線城市的交易量不斷萎縮,影響到未來的房地產投資,并進而收縮了部分派生需求。
因此,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內中國經濟和A 股市場可能呈現復雜的箱體整理格局。加之,大小非的解禁和創業板的快速巨額融資,使得弱市平衡中的股票市場平添了一種不確定性。
在復雜的內外形勢下,我們依然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出路在于結構轉型,主要體現于新興產業、物流和內需消費。
幾千年來,人類的發展其實非常緩慢,一直處于農業社會,四百多年前出現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的歷史。而信息技術的出現才幾十年,卻將人類的生產、生活的模式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 大約在20年前,我們的“出門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保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洗衣基本靠手”。而如今,我們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到來的迅速是在以往任何時期不敢想象的。 循環經濟、智慧城市、信息技術應用?這一個個聽著離我們生活似乎遙遠的詞匯,則在現實生活中演變成了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實實在在的物件,可以觸碰,可以感受。
在新興產業之中尤以信息技術的變革最為耀眼。“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商業模式出現一輪又一輪的創新,具有互聯網功能的移動終端正在大量涌現;同時,顯示器技術的革命讓平板化、輕薄化、人機互動成為特點,未來的終端將出現更大變革;“云計算”的出現更將大量的存儲置于后端;語音輸入的流行將使人類感受到科技的便捷與美好。由此,將帶動顯示器、連接器、語音輸入、軟件、地理信息運用等一系列公司的增長。那些有著獨特技術壁壘的公司將迎來重大的投資機會。股票市場本質上是基于未來預期的一個交易市場。在這場滾滾而來的科技革命的潮流中,股市一定不會等閑視之。科技的滲透,讓城市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而筆者堅信,把握科技變革中的龍頭公司,一定會讓基金凈值取得超越。
物流行業作為制約國民經濟增長的短板,目前正不斷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傳統的低效率高能耗的物流模式,隨著鐵路運能的釋放,以及“多式聯運”、“海鐵聯運”、“定點班列”的出現,無疑將迎來一次生產方式的重要革命。
而內需的重啟,將會使得那些有著“護城河”壁壘的公司出現穩定和快速增長的契機。因而,我們在配置中依然將著重上述幾方面的投資。
經濟結構轉型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股改的重要成果——全流通已經大步向我們走來。作為投資人,我們仍需緊密把握政策走向、行業趨向,提前布局,長期為持有人創造收益。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