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記者 岳永明
公募基金正在悄悄調結構。
與一季度末相比,各類風格基金二季度的整體倉位波動區間不過1%左右,但持倉結構變化較大——前期調整幅度較大的二季度業績高增長的成長股,被公募基金毫不猶豫地“吃進”。
截至7月20日,《投資者報》記者根據已公布二季報的500多只公募基金持倉情況看,它們在食品飲料、醫藥、批發零售、服裝等消費類以及房地產、公用事業等板塊大幅增倉,而銀行、機械設備等整體呈減持狀態,且個股分化較大。
具體到單只股票上,二季度,有139只個股晉級公募重倉股,它們大部分業績增幅較大,另外38只個股遭到大幅減持。
139只個股晉級重倉股
記者注意到,包括新股在內,公募基金二季度新進139只個股,主要分布于資源類通脹受益股及消費類股。包括煤炭、有色金屬、電力、服裝、房地產開發、化工、零售、交通運輸和機械設備。
業績向好,是公募基金看好這些板塊的主要邏輯,且這一邏輯貫穿于增持最多的大部分行業和個股。
服裝行業中,富安娜、九牧王、大楊創世、際華集團和步森股份等晉級為重倉股,其中,富安娜和步森股份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分別增長90%、50%。
零售板塊中,包括西單商場、物產中大、浙江東方、友誼股份、民生投資以及新股文峰股份,前五家公司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分別增700%、2513%、50%和80%。
化工股持續受到公募青睞,新進的東材科技、史丹利、華鼎錦綸、東方鋯業等業績增長均超過70%以上。
同樣,因為業績向好,機械設備儀表也成為重配對象,包括中南重工、黃河旋風、東源電器以及新股通達動力等,這幾只個股業績預增均超70%以上。
隨著保障房不斷升溫,三線地產股或區域地產龍頭股也受到關注。二季度新進公募重倉股的包括萬通地產、大港股份、陽光城、濱江集團、世紀星源、臥龍地產、創興資源、綿世股份、南京高科等。
公募猛拋38只股
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幅減持了38只股票,主要為銀行、鋼鐵、建筑材料等個股。一些預告業績下滑的個股,也遭到大幅減持。
鋼鐵股中,減持最多的是攀鋼釩鈦和包鋼股份。一季度,這兩只個股進入35只、24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到二季度末,只剩12只、15只。
建筑材料中,減持最多的有海油工程、中材國際以及南玻A,其中南玻A一季度被20只基金重倉持有,二季度僅剩兩只。
另外減持較多的是業績下滑股,包括受“瘦肉精”事件影響的雙匯股份以及利潤大幅萎縮的海油工程、金風科技等,業績預告顯示,二季度這三只股票利潤分別下滑90%、224%、50%。
機械設備板塊個股分化較大。增持和減持的個股中,機械設備板塊均是重頭,其中尤以核心競爭力較弱的都遭到拋棄。減持較大的包括山推股份、中航重機、中集集團。一季度,它們分別被19只、8只、25只基金重倉持有,二季度下滑至2只、2只和9只。
減持幅度大的38只股票還包括華夏大盤基金經理王亞偉的第一重倉股廣匯股份。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整體減持該公司4300萬股,持有的基金數量從一季度的22只下降到13只。
王亞偉基本沒“挪窩”,其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華夏策略精選延續一季度的持股量,分別持有廣匯股份3108萬股、1261萬股,都占基金凈值的9.5%。
銀行股分歧加劇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139只新成為公募基金重倉股的公司,流動股本只有5億份左右,而被大幅減持的38只股票,多超過200億股。
在公募基金經理中,對銀行股的分歧也越來越大。去年業績第一名的孫建波等基金經理堅決不碰銀行股,而2009年中報開始重配銀行股的王亞偉,二季度把惟一剩余的銀行股——交通銀行從前十大重倉股中“踢”出。
一些強調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不碰銀行股的邏輯在于,以息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銀行股,在未來利息市場化預期下,加上對地方融資平臺壞賬的擔憂,“上有天花板,下有地雷”。
另一些基金經理則認為,中短期之內,銀行股依然能取得市場平均收益。“對于有倉位限制的公募基金而言,銀行股是很好的‘壓倉’品種。”一位基金經理透露,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成長性的股份制銀行的個股更適合“壓倉”。
整體而言,公募在銀行股上的配置比重在下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遭到大幅減持,但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A增持幅度較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