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涂艷 ○編輯 張亦文
因為擔保方的供不應求,今年震蕩市中樂享發行盛宴的保本基金或將迎來短暫的空當期。但在這樁被證實為既叫好又叫座的買賣上,基金公司仍將不遺余力。
基金公司熱情高
上半年,A股市場呈現震蕩行情,新老基民也因過往的傷疤未愈而更加青睞保本基金,大大激發了基金公司發行熱情。
據統計,上半年,保本基金共計成立12只,其中南方、廣發和長盛基金募集規模分別達到50億元、41億元和30億元,令旁人羨煞。而據記者計算,12只保本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也達到了24.5億元,遠高于偏股型基金平均16.1億元和債券型基金13.9億元的平均規模。
業內人士分析,上半年保本基金的高速發行速度始于去年底關于保本基金的新規的出臺,其中,關于擔保方門檻的明顯降低的新規,解決了保本基金的核心“技術”難題。
除了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熱烈回應之外,基金公司樂此不疲的更重要原因在于——保本基金幾乎翻番的管理費收入。
目前保本基金的管理費計提標準為1.2%,扣除其中一般在0.2%左右的擔保費用,單只保本基金的管理費賬面收入為1%,遠高于普通債券基金0.6%的管理費收入水平。
以募集30億元的一只保本基金粗略計算,擔保費用大概為600萬,而如果剩余管理費由基金公司與銀行“五五分成”的話,基金公司一年可以拿到近1500萬的管理費。而30億元的債券基金,扣除尾隨傭金等渠道費用,基金最多分到900萬元,相當于保本基金管理費收入的60%。
發行或放緩
原本市場認為門檻大為降低之后,擔保方會因此而源源不斷,但實際上,基金普遍抱怨,擔保方不好找。
“新規確實規定擔保方可以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擔當,就包括符合標準的基金、券商、擔保公司或普通企業等。然而,一般情況下,跨行業的企業誰愿意為了那幾百萬的擔保費給你做擔保?”北京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的產品研究員分析。
事實上,記者查閱今年來成立的12只保本基金發現,擔保方多為中國投資擔保公司或地方擔保企業,例如國泰保本混合的擔保方為重慶三峽擔保集團,長盛同鑫保本的擔保方為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而包括銀華永祥保本、南方保本混合和諾安保本混合在內的多只產品都由“中投保”擔任擔保方。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少數基金的股東方出現在保本基金的擔保方中,“基金、券商和有資質的企業幾乎不太可能愿意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更不會選擇風險買斷的方式,畢竟不同基金的管理能力不可控。”一家券商基金分析師表示。
目前,在證監會等候批文的101只不同類型基金中,保本基金僅為2只。而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業內人士預計,一方面由于擔保方難覓,另外市場行情緩慢提升的人氣或將打壓基民認購保本基金的熱情,因此在上半年保本狂潮刮過之后,三季度保本基金的發行或將出現放緩跡象,甚至出現短暫的斷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