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2011上半年基金業盤點與展望 > 正文
《投資者報》記者 岳永明
“我爸是賣基金的。”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引述兒子的這句話時,多少有點自嘲的意思。
這與“我爸是賣菜的”、“我爸是賣保險的”究竟有多大區別?這就是本來應該受人尊重的行業所面臨的尷尬。
投資能力備受質疑,管理不規范,“老鼠倉”時有發生帶來的信任危機,高管更迭頻繁,規模滯漲乃至縮水,基金銷售難上加難,諸如此類。
人或企業都是自利的,正如基金公司對規模天生的饑渴。
無論是規模滯漲還是基金難賣,都讓基金公司及其股東們開始思考諸如賣基金是否是增加基金規模的最好手段、服務第一還是賣基金第一、業績第一還是管理費第一等問題。
尤其在銀行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陽光私募產品等迅速崛起時,重新思考基金公司自身定位顯得緊迫而重要。
業績不如理財產品
與銀行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陽光私募產品相比,公募基金的優點僅剩下門檻低了。
有人說,前三者是富人的理財產品,后者是窮人的理財產品。
至于為投資者創造回報方面,對公募基金的質疑聲從來沒有間斷過。今年上半年數據也加劇了這種質疑。
穩健,是債券型基金的定位。按照固定收益類投資經理的說法,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6%、7%就不錯了,而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率達到6%的比比皆是。
但上半年,大部分債券基金連及格線也沒達到,Wind數據顯示,超六成出現虧損。而債指是上漲的,中信標準全債指數就上漲了1.33%。
《投資者報》也關注過這個話題,罪魁禍首是打新股。去年底到今年初熱鬧的打新戲碼,帶來的結果是愁在基金經理眉頭,疼在持有人心里。上半年,七成新股破發,債券基金傷痕累累。你要問為什么打新?基金經理會告訴你,為了排名。
深圳一位基金經理告訴筆者,基金公司對固定收益類產品不應該有排名上的要求,因為這是在直接鼓勵基金經理去冒險。這很值得商榷。
上半年,權益類產品收益也不及格。
上證綜指下跌1.6%,深證成指下跌2.8%,而257只標準股票型基金平均虧損8%,偏股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虧損7%,遠遠跑輸股指。
相比而言,陽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業績要好一些。
朝陽永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陽光私募業績平均下跌6%,215只披露了最新收益率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平均回報率為-4.6%。
對于業績競爭優勢,公募基金可談的東西并不多。
另一組數字也在證明這一點。
上半年,A股總市值縮水9032億元,而公募基金縮水1500億元,占A股總市值縮水份額的16.6%。
然而,你再比較一下,公募基金總市值不及A股總市值的10%。
這意味著什么?公募基金虧損遠超過了A股的整體跌幅。
定位不清堪比餐館
7月1日,方正富邦基金公司獲批,成為境內第66家基金公司,預計今年基金公司總數量接近70家。這是好事。
就像小區里開餐館一樣,開得越多,對社區里的人越有利。因為競爭力提高了,飯菜的質量也相應提高,菜系選擇的余地就大了。
在一個社區里,屬于哪一個菜系本身就是競爭力。另外,大廚相當于公募基金經理,老板是基金公司的管理層,或者出資方,七大姑八大姨一塊兒湊錢的,就是股東。
然而,要命的事情發生了,社區里的館子,全都主打湘菜。
今日,A館子“今日新菜”小黑板上寫著:日本豆腐、剁椒青魚頭。其他店也馬上在店內的墻上貼出,店長推薦:東京豆腐、剁椒黑魚頭。
你問為什么,他會說,為了豐富菜的品種;你再問,他說,為了招攬顧客;你接著問,他說,為了占有市場份額。
不管看起來多么不可思議,我們的公募基金行業,就是這個社區里的湘菜館。
今年成立的幾家基金公司,筆者也與一兩位總經理接觸過,一般都會問上一句,定位是什么?
沒有答案。
主要做什么產品?沒有定位;主要服務哪些持有人?沒有定位;公司盯上了行業中的哪一塊蛋糕?沒有;未來要主打風格是什么?模糊;未來怎么立足?提升業績;怎么提升業績?靠人才。
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大部分人說是人才,這沒錯,就像菜館里的大廚,這就是競爭力。還有呢?渠道、產品、服務抑或是文化?
再看實際情況,最近銀行系基金都在延長產品發行時間,渠道優勢靠譜嗎?一批公募明星或頻繁跳槽或另起爐灶,靠譜嗎?
然而,關鍵很多公司并沒有分清楚自己到底是湘菜、川菜抑或是魯菜,有人會說:“我們兼做魯菜、湘菜、川菜、粵菜。”在大前提沒有確定之前,上述幾種核心競爭力,都是海市蜃樓。
試想,在一個越來越小眾的社會里,公募基金“大而全”的夢能到何時?
行業最缺好股東
上面也說了,餐館的出資方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這不是為了可憐你,而是盤算著年底分紅的小算盤。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下半年,有關基金經理離職的報道少了很多,這不是說基金經理不離職了,而是連基金經理的老板——基金公司的總經理都紛紛離職了,大家已見怪不怪。
一年來,60家基金公司1/4換了老總,有的老總上任不到一年就離職,為什么?原因多方面,據筆者了解,有的人對這個行業太悲觀;而大部分人迫于股東方面的壓力。
筆者曾寫過一篇隨筆,大意是基金公司最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好股東。筆者也見過一些基金管理高層兢兢業業,加班加點努力經營。然而,從股東自利的角度上講,份額是終極目標,這意味著管理費和分紅。在這個“旱澇保收”的行業,只要保證了份額,就有利潤。看到這一點,就更加明白了為什么基金公司上下雖然極不情愿,但還在拼命發新基金。
至于筆者說的好股東,評價標準很簡單,即年底對管理層的考核看的是旗下基金為持有人帶來的收益,而不是當年基金公司的凈增規模。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