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凌薇
在經歷了2010年的迅猛發展后,陽光私募在今年上半年迎來了個“倒春寒”。隨著清盤、發行失敗、并購重組等現象的集中出現,私募行業迎來了自誕生以來的首次大洗牌。發行成本高、缺乏對沖工具、風格理念認同度不高、規模擴張與團隊建設等問題成為了困惑私募前行的因素。
據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40%私募認為私募行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困境是發行成本過高,各有25.72%私募認為缺乏對沖工具和法律地位不明確制約著行業的發展,2.85%私募為人才流動所困。
成本:私募不能承受之重
成本是考驗陽光私募生存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了解,經營一家陽光私募的成本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信托費用,大概在100萬-200萬/年;第二部分是日常經營費用,一般在200萬/年以上。經測算,私募規模到達2億-3億元,年收益率達到15%以上,才能做到盈虧平衡。
然而在中國,陽光私募需要承擔的還不止這些,由于私募證券信托賬戶暫停,賬戶要價越來越高。同時,由于渠道少,銀行渠道變得異常強勢,銀行、信托、第三方等分享陽光私募的部分收益已經成為行規,陽光私募能拿到手上的盈利再度被盤剝。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大多數陽光私募是在“賠本經營”,只是在“賠錢賺吆喝”,為以后的盈利鋪路而已。
在過高的運營成本中負重前行,為維持生存,只能通過不斷擴大規模,通過規模效應來盈利,這也是陽光私募急于擴張的重要原因。然而不幸的是,在團隊配套還不能完全適應規模擴張的情況下,業績下滑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規模瓶頸”也就成為了陽光私募揮之不去的陰影。
“銀行渠道一枝獨秀的地位,暫時還難以撼動。但第三方機構會迎來機會,其專業性和專注性使得其在私募行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會成為私募銷售渠道一股重要的力量。隨著第三方的崛起,渠道競爭的加劇,私募運營成本高的局面或許會得到改變。”融智投資董事長李春瑜表示。
規模、業績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城頭變換大王旗是私募界的常態,每年榜單前列基本上都被新面孔占據,私募的持續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的質疑。
導致私募業績出現天翻地覆變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規模的變化。每年排名靠前的私募都會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大力追捧,私募管理的規模也隨之急劇膨脹,如2009年的新價值和2010年的世通資產,一戰成名后,規模急劇增長到35億元和20億元。在規模快速擴張后,團隊的建設沒有跟得上腳步,操作難度加大,業績也就開始隨之下降。
“管理2個億和20個億,難度肯定是不一樣的,我也作出了適當的調整,雖然上半年經歷了下跌,但我相信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下半年,我相信會有好的表現。”常士杉坦言規模擴大后帶來的變化。
在伴隨著規模擴張的同時,需要加強團隊的建設,增強團隊的投研能力,使得管理規模和團隊規模兩翼齊飛,保持持續的盈利能力,才是最終的取勝王道。
缺乏對沖工具
2011年的市場哀鴻遍野,私募基金也難以避免出現大幅虧損,沒有延續前幾年的強勢表現。在單邊下跌,市場熱點混亂難以持續的行情中,缺乏對沖工具加大了私募基金的操作難度,凈值出現下跌也在所難免。
根據私募排排網的調查,25.72%私募認為缺乏對沖工具是私募行業發展面臨的一個困境,使得中國私募基金成為真正的對沖基金遲遲不能到來,抵抗風險的工具不能運用,業績波動大就成為了一種常態。
隨著《信托公司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業務指引》在銀監會獲得通過,信托公司將成為繼券商、基金、QFII后,又一股指期貨生力軍。
對沖時代的到來,會催生不同風格的私募出現,屆時,百花競艷的場面又會促使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能有效運用對沖工具的私募公司或會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贏家。
謀求產品創新
2011年上半年,一些產品設計理念較新的產品卻依然能夠取得驕人的業績,劉宏管理的“博弘定向2期”以42.15%的年內回報率勇奪私募冠軍。
定向增發私募產品在2011年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其他創新型產品也屢出不窮。如國內首只“半結構化”陽光私募將于近期面世,該產品首創結構化和非結構產品聯合發行,試圖打破私募發行困局。
2010年下半年以來,不少私募開始嘗試將對沖等機制引入產品設計,目前市場中性、宏觀策略等多類型對沖基金形式已經在國內投資市場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