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胡芳
“陽光私募行業經過7年的迅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開始發生作用,行業進入門檻也會提高。”
2011年,陽光私募面臨困境。清盤、發行遇阻、并購重組等關鍵字屢屢成行業內外議論的焦點。業內人士表示,經過7年多高速擴張后,陽光私募陷入了發展瓶頸。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6月25,累計凈值最低的10只陽光私募中,4只產品跌幅超過50%,鑫鵬1期虧損幅度最大,最新凈值0.3124。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07年12月的鑫鵬1期,9個月后虧損幅度即達60%,而近三年來,凈值一直在0.3元至0.4元的低位徘徊,被稱為陽光私募史上表現最差的產品。鑫鵬1期的掌舵人阮杰,曾獲得多個炒股冠軍、號稱“三秦股王”。
阮杰早前曾對媒體表示,鑫鵬1期遭遇巨大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產品一成立即逢2008年股市大跌,而投研團隊的變動造成凈值大跌的原因之一。鑫鵬1期巨虧未有效止損遭遇市場質疑,阮杰曾表示該產品信托合同中并未約定具體的止損比例。
另外三只虧損超過50%的陽光私募產品為深國投·龍馬、時策1期和中國優質1號,投資顧問分別為柏恩投資、時策投資及鵬遠咨詢。鵬遠咨詢旗下另一只產品鵬遠核心一期虧損幅度也已達四成。
數據顯示,跌幅最大的10只的陽光私募產品凈值都在0.6元以下,其中6只產品的投資顧問位于深圳,7只私募的信托方同屬一家信托公司。
另據統計,截至6月25,陽光私募一年期凈值最大回撤率超過20%的陽光私募數量為19只,其中表現最差的4只陽光私募產品的最大回撤率為28%,它們分別是新價值4號、深國投·龍馬、國淼一期和新價值5號。
洗牌并非不可能
“這些現象顯示陽光私募行業已經進入首次洗牌期。”融智評級副總監龍舫指出,陽光私募進入門檻較低,行業內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很多私募公司在投研、產品等方面也未跟上行業的發展。這次股市調整使得行業積累的眾多問題暴露出來,接下來洗牌在所難免。
不管這是成長的煩惱還是成熟的代價,洗牌和整合都是陽光私募快速擴張的必然結果,而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加速了這一進程。在這一進程中,任何一家私募公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都將促進行業的進步與成熟。
一家大型私募管理人坦陳,近年來陽光私募的發展有些急功近利,目前遇到一些內外部制約條件,可能要相對放慢一下發展速度,這對行業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陽光私募行業經過7年的迅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開始發生作用,行業進入門檻也會提高。”龍舫坦言,在整合與洗牌過程中行業集中度會提高,競爭機制也將提高私募整體管理能力,有利于行業的健康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