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潞錦
2011年上半年的A股行情進入“收官”階段,各類機構投資者的階段成績單也逐漸浮出水面。而作為主動型特征鮮明的機構群體,上半年陽光私募并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多少驚喜,有長期觀察該行業發展的人士甚至認為,私募基金行業面臨2008年熊市以來的“第二次危機”。
業績無優勢
盡管相比公募基金有著明顯的制度優勢和操盤靈活性,但私募基金近年來的整體業績卻稍顯平淡。
據“第一財經研究院-中國陽光私募基金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第一財經·陽光私募基金業績排行榜跟蹤的582只私募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3.41%,跑贏大盤1.64%;而同期246只公募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3.46%,相比公募同行,陽光私募基金整體并沒有顯示出足夠的業績優勢。
而且,陽光私募的業績波動非常明顯。在5月A股的調整行情中,那些一度被市場看好的陽光私募產品業績上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反倒是那些老牌機構的產品表現出一定的抗跌能力。截至5月末,陽光私募業績排名靠前的不少是老牌機構的產品,如林園系列、景良能量、高特佳和從容穩健系列等機構。
其實,即便把統計時段拉長看,陽光私募產品的業績穩定性也難有說服力。根據上述統計數據,從2010年11月20日到2011年5月20日這段時間,進入統計的488只私募基金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5.88%,超過大盤同期跌幅。其中有79個實現了正收益,占比僅16%,且跑贏大盤的陽光私募產品也不到總數的兩成。
相比公募基金同期表現,陽光私募基金在運作經營上的波動性也可見一斑。據統計,“上述半年時段中221只非指數化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5.41%,整體業績還略好于陽光私募基金。”
排名劇烈波動
而以近一年的業績角度來考察,陽光私募僅四成產品戰勝大盤。進入一年統計時段的363只私募產品平均回報率為8.27%,其中有157只產品戰勝大盤,占比為43.25%。這些產品中有23只的凈值增長超過三成,有2只產品虧損率超過三成。值得注意的是,“一年榜”排名靠后的產品絕大多數單位凈值低于1元的面值線。
“一年榜”業績排名第一的是德源安1期,這家扎根北京的私募基金由“公募派”人士許良勝帶領小型團隊管理,最近一年中,通過穩扎穩打,單位凈值達到1.6408元的水平,年回報率高達62.75%。有趣的是,他們在2009年的大反彈中幾乎顆粒無收。
“一年榜”業績增長第二名是常士衫的世通1期,12個月回報率為60.91%。這只單位凈值曾跌至0.4元附近的私募基金,去年的整體業績一直排名靠前,盡管在今年4月以來的大跌中折損了一些盈利,但該產品5月底的單位凈值依然增長到了1.2187元。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近兩年的業績排名為第二位、近6個月排名為第四十七位,今年5月份的排名卻只有580位。與上述情況相似,“一年榜”業績前十位中,只有澤熙瑞金1期和鑫增長1期這兩只產品在“半年榜”的排名中仍能進入前十名。可見,在相對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保持業績平穩,對陽光私募而言也是一件難事。
據第一財經研究院分析,業績表現不佳,應該從私募基金行業的內部尋找原因,由于私募基金內部的操作流程不完善,使得微小的市場波動就可能引發基金業績的大幅震蕩。
同時,私募基金內部超比例集中持股,也是引發私募危機的最根本原因。隨著私募行業規模的日益擴大,一些產品的持倉也逐步顯示在上市公司十大重倉股中了,因超比例集中持倉,這些私募產品把自己的倉位暴露于巨大的市場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