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新基金的發行速度還在飆升,然而發行新基金早已經不是賺錢的工作。
“現在發行能夠保本就不錯了。”一家在不久前發行完畢,認購額超過15億元的基金投資副總監表示。在言談中,剛剛參與完發行工作的他疲態盡露。
不過超過15億元的規模應該頗感安慰,近期發行的基金中,發行額不足5億元的比比皆是。
還有基金選擇延長發行日期。6月16日,招商基金決定將旗下深證電子信息傳媒產業TMT50 ETF基金的募集截止日從原定的6月16日延長至6月21日,其相應的認購日期為37天。
“應該是募集的情況不太樂觀才延期的。目前投資者對于市場的恐慌情緒也是新基金發行遇冷的一個主要原因。”某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告訴記者。
而較低的發行額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虧損。盡管給予渠道方的首發費用被叫停,但是各種變相的支出仍然存在。加上宣傳等費用,基金人士承認,目前新基金發行存在很多虧損的現象。
新基金發行競爭殘酷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已經有104支基金完成了募集。其中,1-5月份分別有17只、16只、17只、19只和28只新基金成立。一舉刷新了2010年累計發行145只新基金的歷史記錄。
在新基金火熱發行的同時,單個基金平均的募集份額卻在震蕩中一路走低。Wind數據顯示,1-5月份,對應的平均發行份額則依次為12.90億份、21.98億份、17.52億份、17.92億份、7.05億份。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發基金募集規模的分化也越來越明顯。在今年已經成立的新基金中,匯添富社會責任、華安升級主題和廣發聚祥
保本分別以56.23億份、41.19億份和41.09億份的募集規模位列前三甲;而中海增強收益C、華富量子生命力和博時深證基本面200ETF聯接則分別以2.97億份、2.89億份和2.94億份的募集規模墊底。
20倍的發行額差距,很形象的詮釋了新基金發行的殘酷規律。
而收益的風險性和基金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或許正是造成新基金發行冷熱不均的主要原因。
“熊市的投資者更加需要低風險的投資機會。你可以注意一下,最近募集火熱的一般都是低風險的產品,像保本基金和分級基金中的穩健份額。”某券商的基金分析師對記者解釋說。
賠本賺吆喝
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新發行的基金中,平均每只基金的募集規模僅為13.53億份。其中,募集規模在10億份以下的基金共有54只,占全部新發基金的50%。
而不斷下降的基金募集規模和持續攀升的渠道、宣傳和人力等成本也使部分基金公司新基金的發行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局。
“最近,監管層加快了對基金產品的審批速度。但由于發行的規模普遍較小,目前新基金的發行就時有虧損的情況發生。”一位券商研究員表示。
“但如果不發新基金,老基金的份額又不斷被贖回的話,公司的市場份額就會被擠占,只能依靠發行新基金來爭奪存量份額。所以,盡管現在基金發的規模很小,我們也只能是積極地發。”一位基金人士坦言。
以一只募集規模為10億份的基金為例,如果基金公司每年收取1.5%管理費,則該基金的年收益為1500萬元。在其他費用不能壓縮的情況下,基金公司只能自身的成本控制上動腦筋。
上述投資總監就無奈的表示,“現在一名成熟的基金經理同時擔綱三四只基金的情況已經不是少數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我們只能盡量的壓低新發基金的邊際成本,減少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