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茵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11年前5個月,10只非結構化陽光私募清盤離場,業績差并非主因。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2011年遭遇清盤的10只管理型陽光私募中,9只產品凈值在0.9元以上,其中5只產品凈值超過1元,鄭拓管理的山東信托·深藍1號清盤時虧損幅度較大,達40%。
據了解,管理型陽光私募的止損線一般在0.7元左右,當凈值觸及30%的虧損額時,投資者有權提出清盤。而從以上產品的凈值表現來看,大部分離清盤紅線仍有很大差距,并非低于止損線而遭強制清盤,業績差并非陽光私募清盤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 “深藍1號”清盤原因也并非產品凈值低于止損線強制清盤,因為深藍1號信托計劃沒有設置止損線。
對于大多數非結構陽光私募而言,單位凈值跌破止損線而遭遇強制清盤的數量很少,從已有數據觀察,信托產品存續期滿、信托產品規模過小導致產品清盤出現的概率更大。
同威1號的清盤即屬于產品存續期滿的情況。而西安信托·鼎弘義1期則屬于產品規模過小導致的清盤。管理人表示并非看空后市,而是成立時規模較小,在客戶繼續贖回的情況下,不得已才選擇清盤。另外,在清盤私募產品之中,還有一種以重組更名的方式被其他私募機構納入旗下,山東信托·新東風成長和北京信托·愛康1號便是如此。其中,“新東方成長”成功嫁入長金投資更名為長金10號;鼎鋒資產重組“愛康1號”,并更名為鼎鋒11。(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