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明
同門陽光私募業績復制的情況或已不再,業績差別也有擴大之勢。朝陽永續數據顯示,一些知名陽光私募的同門產品業績相差懸殊。
根據5月份的最新單位凈值數據顯示,滬上一家知名陽光私募基金今年以來旗下產品不僅全線皆墨,業績還相差懸殊,跌幅最大的是去年10月份成立的一只私募產品,今年以來跌幅高達25.73%,業績最好的去年12月份成立的另外一只產品今年以來微跌0.1%,即使剔除該私募基金旗下一只產品僅投資特定行業的特殊情況,該私募基金公司旗下產品今年以來業績相差超過了20個百分點。尚雅投資擔任投資顧問的陽光私募產品業績相差也不小,虧損最大的是尚雅16期,今年以來下跌了18.12%,而同樣是尚雅擔任投資顧問的富錦8號(尚雅)僅下跌7.77%。兩者業績相差10個百分點。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李伯元表示,由于單只產品規模較小,對于大多數陽光私募而言,旗下私募產品一般會采用復制策略,旗下產品業績差別這么大并不多見。廣東新價值旗下8只產品同時進入一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之中,也是陽光私募復制投資的明證。北京星石投資的總經理江暉也曾表示,旗下陽光私募產品都采取復制策略,投資者投資任何產品不會有實質性的區別。
展恒理財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同門陽光私募業績分化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偶然性因素導致。同門產品中,某只產品持有了較差(或極好)的投資組合,導致其一段時間內收益率銳減(或猛增),因而呈現出與同門產品相差較大的收益率。其次是為了分散波段性風險。今年以來,大盤走勢幾經輪轉,投資行情難以把握。為避免旗下產品全軍覆沒,同時把握結構性的投資機會,陽光私募會對旗下產品進行一些差異化的配置。另外還有可能是為避免基金復制,一些陽光私募為創新管理,不想承襲舊有的投資方式,轉而尋找新的投資方式,創新產品線。
李伯元提醒投資者,由于現在陽光私募的產品之間業績差異有所凸顯,投資者在投資陽光私募時不僅要了解陽光私募公司,還要對旗下產品進行細致的了解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