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楚
又一起陽光私募基金清盤事件發生了。
據媒體報道,5月19日,山東信托工作人員證實,“深藍1號”已經清盤。而這只私募產品的掌管者,正是昔日公募界的明星基金經理鄭拓。這位被“老鼠倉”纏身的基金經理從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辭職后,隨即創辦了好望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可惜時運不濟,“深藍1號”是好望角旗下清盤的最后一只產品,這意味著好望角基本名存實亡。
“深藍1號”清盤在私募江湖并非孤例。截至今年5月初,今年以來共有15只陽光私募產品清盤,其中結構化產品12只,非結構化產品3只。大多數私募基金產品清盤是因存續期滿終止,但因為業績不佳、提前清盤的私募基金也逐漸多了起來。一般私募基金在契約上都會規定一定的清盤線,一旦虧損達到一定的幅度,就會啟動清盤程序。
反觀公募基金,依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及時報告中國證監會;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說明原因和報送解決方案。”
此外,一些基金在產品招募說明書中也對存續期內的基金持有人數量和資產凈值做了限制說明。比如,若有效基金持有人數量連續60個工作日達不到100人,或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基金管理人可宣布該基金終止運作。
但在實際運作中,當公募基金瀕臨清盤時,基金公司完全可以用自有資金或拉攏一部分投資者臨時“補位”,以解清盤之虞。這也造成公募基金十多年來,尚無一只基金清盤退出市場。所謂的公募基金清盤隱憂,只是媒體杞人憂天而已。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收入模式,消解了基金業應有的危機感和競爭力,業績為本、以業績帶動規模的基金業發展模式,一直付之闕如。
目前,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已經超過800只,今年以來,基金公司更是借助多通道制便利狂發新基金,公募基金產品突破1000只大關,已是觸手可及。對于持有人來說,公募基金產品的稀缺時代早已過去,倒因為沒有清盤之憂,不少公募基金沒有做好業績的動力與壓力。如若像私募基金一樣,公募基金業績一旦虧損達到一定幅度,就無條件清盤,或者某幾年的中長期時間段內連續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就立即清盤,這樣公募基金的業績會比目前的狀況要好。
說白了,公募基金目前還是躺在制度紅利的溫室里過著安逸的日子,有限的競爭只是渠道等方面資源的爭奪,如何為持有人帶來好的業績,公募基金界仍然沒有獎優罰劣的良好機制。
做不好,就下臺。這句簡單的話語如果真正在公募基金界實行,也許,我們看到的還會有若干個被清盤的公募基金界的“深藍1號”出現。我們絕非心態不好,實在是一個行業要良性發展,尤其是關乎千萬持有人切身利益的公募基金,如果沒有真正的淘汰機制,誰又能輕易相信那些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呢?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