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Wind數據統計顯示,去年11月以來共有305只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設立,其中,根據最新公布的凈值數據(截至5月19日),305只產品中有237只產品自設立后凈值出現下跌,占比77.7%。有124只私募新產品跑輸大盤
市場發行與進場時機往往都是悖論。“最好發產品的時候都是高點,而最冷清的時候則是建倉的最好時機。”一位從事基金發行的業內人士感嘆道。
對陽光私募來說也是如此。去年11月份到今年,陽光私募發行進一步加速,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有超過300只陽光私募產品上架,但這批私募新秀,卻在這半年中接受了市場無情的洗禮。
出師未捷
Wind數據統計顯示,去年11月以來共有305只非結構化陽光私募產品設立,其中,根據最新公布的凈值數據(截至5月19日),305只產品中有237只產品自設立后凈值出現下跌,占比77.7%。其中,有124只私募新產品跑輸大盤。
在這些設立不到半年的私募新產品中,虧損幅度超過15%的產品就有12只,而一些新生代私募,包括福建超盛投資林朝航、深圳市東金投資的張望明以及華夏聚富投資的趙笑云等的首只產品也都虧損超過10%。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華夏聚富投資的趙笑云了。曾經因青山紙業(600103.SH)這只股票在中國證券市場上“聲名鵲起”的趙笑云至今仍備受爭議,有人尊稱他為“中國薦股第一人”,也有為其冠上“中國第一莊托”的帽子。2011年4月18日,趙笑云重回A股,組建了華夏聚富投資有限公司,公司網站上描述為:“華夏聚富團隊是國際化的戰略投資團隊,華夏聚富將秉承‘以變應變、刻意求變’的投資理念,以全球化的投資視角準確地把握國際金融市場的運行趨勢,以穩健而不失靈活的策略積極進行金融資產配置,合理運用金融衍生產品以規避金融市場系統性投資風險,積極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財富管理之路。”
“笑看風云一號”正式成立,但趙笑云“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財富管理之路”的起步并不順利。“笑看風云一號”4月18日成立時初始凈值為100元,而在4月20日就已經跌到99.57元;一周之后虧損幅度又擴大到1.26%。截至5月13日,“笑看風云一號”的凈值只剩下89.43元,虧損幅度高達10.57%,跑輸同期上證指數4.69個百分點。
激進風格遭遇市場洗禮
“作為私募新秀,在發展初期,始終會抱著‘搶地盤’的心態,操作上更為積極,而今年以來的市場偏偏不適合激進的風格。”廣州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說。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的分析師陳尚淮也表示,有一些新生代私募以前也是市場中的老兵,其過往經歷和資產管理能力已被市場所多次檢驗,但是其管理的私募產品卻出現業績淪陷,原因最主要還是受制于行情,激進的投資風格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下,受傷總是難免的。
泰瓴投資的李旦就是這樣的一名證券老手、私募新秀。雖然是在去年才在私募圈里出現,但李旦在深圳證券圈子里面名氣可不小。從業15年的李旦原來是著名的游資營業部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的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投研總監和首席投資顧問。公司的主要投研團隊也多來源于國信證券泰然九路營業部。
響當當的名號讓李旦投身私募圈的起點更高,成立泰瓴投資之后,李旦一口氣發了3只私募產品,管理的總資產高達15億元左右。
但同樣是由于成立時點的問題,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分享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盛宴的投資機會”的李旦,卻在一入場就遭遇消費等第三產業投資品種的調整期,旗下3只產品悉數虧損。其中,泰瓴2期的凈值已經虧損了15.86%。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指出,泰瓴旗下三只產品均成立于去年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間,正好是市場調整的開始,在系統性風險大行其道的時候,很難避免虧損的出現。此外,產品運行的時間都相對較短,不過半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想檢驗出一只私募的優劣,也有些為時尚早。
私募新秀成長軌跡:從散戶到機構投資者
廣東斯達克投資的黎仕禹也因為凈值遲遲上不來頗為煩惱。
黎仕禹去年11月1日成立了自己第一個陽光私募產品斯達克成長1期,當初躊躇滿志的他,如今看著產品的凈值徘徊在0.9元附近,心中很不是滋味。“每次看到基金還沒有實現盈利,我的心里都非常難受。”黎仕禹說。
黎仕禹認為,自己的產品虧損雖然有市場這個客觀因素,但是也有自己對角色轉型還不太適應的主觀因素。
民間派出身的私募黎仕禹此前只有過管理公司自營盤大概1000萬資金的經驗,一開始陽光化便接手6000萬的資金,黎仕禹坦言自己有些“經驗不足”。
此外,從一個民間高手轉型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黎仕禹對于游戲規則一開始也稍顯不適應。“陽光私募基金,在買一只股票時最多只能用總資金的20%,而不能滿倉買入。而基金要滿倉,則必須買5只股票以上,而一旦買入的股票數量過多,每一只個股的表現,必然會出現對沖。”黎仕禹說。
在這半年的過程中,黎仕禹也不乏挖掘到一些牛股,但基于配置不均衡的原因,導致凈值的綜合表現仍然不佳。
“這就是基金操作和作為公司單獨自營盤的最大區別。”黎仕禹說,現在,自己已經深刻體會到小基金靠選股取勝,大基金靠組合與倉位取勝的道理,也正在往這個方面鍛煉自己。
同樣是80后的民間派私募的廣東達融投資董事長吳國平的陽光私募產品也正在募集過程中。成立之后,如何面臨競爭激烈的私募市場?為此,吳國平一直積極籌謀一支強大的團隊,從而保證自己的首只產品的業績,如今,他的團隊里已經有十幾個人,其中核心投資團隊除了他以外,還包括一位曾經是“敢死隊”的短線交易高手,一位擅長中長線價值股挖掘的資深市場老兵,還有一位專門從事股票和期貨的兩棲投資高手。當然,這樣的人才組合是為了長遠發展,而不僅僅是短期,團隊的高起點就是為了厚積薄發。
“我們不會為了追求短期業績就采取冒進押寶式的操作,而是希望結合短、中、長線三種優勢,保證業績能夠穩定增長,在市場中最終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吳國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