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曉柏
特約記者 彭立國 長沙報道
“張家界最近的下跌是價值回歸,之前的大漲是因為定向增發的利好刺激,王亞偉帶領華夏系抱團建倉,也是看好重組的短期效應。”5月5日,中信建投證券湖南總部研究總監劉亞輝直言,“隨著景區環保車項目的注入,張家界今年摘星之后明年去帽也是肯定的,但是公司的成長空間有限。”
盡管如此,張家界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000430.SZ,下稱ST張家界)已在王亞偉執掌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系其他3只基金買入之后,從2010年7月的5.15元,一路摸高至2011年4月的最高點9.86元,漲幅超過90%。
而ST張家界由于增發利好出盡,股價下挫,但蟄伏其中的華夏大盤不減反增,吊詭的是,同門兄弟華夏紅利和華夏復興在其堅守的同時漸次撤退。
4月28日,ST張家界定向增發完成,公司向大股東張家界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張經投)等三家公司定向增發1億股,購買其持有的張家界市易程天下環保客運有限公司(下稱環保客運)100%的股權。由此,張經投持股比例從23.94%升到32.44%。
今年一季報顯示,該股前三個月虧損1293.67萬元,但同時預告上半年盈利700萬-1000萬元。原因是新增子公司環保客運,盈利能力大幅增強,同時處置了五個持續虧損子公司,卸掉了包袱。
盡管ST張家界2010年通過資產處置和債務重組實現扭虧,從暫停上市邊緣被拉了回來,但此次資產重組剔除房地產業務,注入的環保客運資產想象空間有限。而大股東張經投負債累累,至2010年底負債已達44.77億元,有心無力。
記者獨家獲悉,為使張家界市唯一的上市公司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張家界市政府,乃至湖南省國資層面,已經在尋找更有實力東家入主的可能。
目前,意向接盤者包括湖南湘投陽光集團(下稱湘投陽光)和華天集團,這也是2007年和張經投一起競購ST張家界第一大股東位置的兩大湖南省國資委所屬企業。
“賣殼的事,我不太清楚,不過應該不可能吧。”5月4日下午,記者就ST張家界賣殼一事向公司求證時,公司董秘辦負責人朱洪武如是回應。
5日,ST張家界收報9.24元,漲0.11%。
回避地產調控重組被迫“變臉”
1996年上市的ST張家界,作為湖南兩家酒店旅游類上市公司之一,曾在資本玩家鴻儀系的冰冷手中連年巨虧,風雨飄搖數載后,于2007年底輪回到張家界市政府所屬企業張經投的懷抱。
然而,政府出手未能挽救這家創傷累累的公司,2007年,公司依靠債務重組等巨額非經常性損益扭虧,但隨即復現虧損。2008年和2009年,先后巨虧2238萬元和3542萬元,走到暫停上市邊緣。
2010年4月,ST張家界開始新一輪重組。公司擬以5.96元/股的發行價,向張經投、武陵源旅游和森林公園管理處三家公司定向增發1.39億股,購買其持有的環保客運和城建投資公司100%股權,標的資產預估總價值約8.3億元。
資料顯示,環保客運主要經營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內的游客運輸業務,而城建投資公司主要經營城市土地開發,其在張家界經開區擁有27.71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
然而,資產重組未及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而至,房地產業務再融資和資產重組均叫停。因ST張家界擬收購的城建投資產涉及房地產業務,公司重組方案被迫“變臉”。
當年9月,ST張家界重組方案修改為:以6.36元/股發行1億股,收購張經投、武陵源旅游和公園管理處合計持有的環保客運100%股權,資產總價值約6.41億元,城建投資公司資產則從方案中剔除。2011年1月,重組方案獲批。
王亞偉孤守掩護同門兄弟撤退?
重組塵埃落定的同時,機構扎堆搶籌ST張家界。
2010年年報顯示,國信證券和一家QFII等五家機構在當年四季度合計買入2402.85萬股,包括王亞偉的華夏大盤在內,華夏旗下三只基金合計持有1782.85萬股。
但是2011年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底,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除華夏系基金外,其余機構已經不見蹤影。華夏基金也出現分野,其中華夏大盤增倉150萬股列第五名,華夏策略精選憑借250.82萬股晉級第九位,華夏紅利和華夏復興則分別減持145.11萬股和295萬股,位居第六和第八位。持股基金數雖多了一只,但持股量已降至1743.56萬股。
一季報秀出繁華景象后,華夏系撤退的步伐猛然提速。
ST張家界4月末公布的非公開發行后前十大股東表顯示,截至4月8日,華夏系合計持股數降至1217.62萬股,除王亞偉的華夏大盤持股600萬股外,華夏紅利和華夏復興分別減持149.29萬股和125.83萬股。
而這距離一季報披露期末僅有四個交易日,4月7日,該股成交放大至2342.24萬股,換手率達12.6%,創2009年6月8日股改復牌以來天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王亞偉似有掩護兄弟連撤退的跡象”。
而華夏系淡出背后,是ST張家界并不靚麗的業績。繼2008年、2009年兩年連虧后,2010年公司營收9516萬元,凈利2012萬元,但營業利潤為負值,公司扭虧主要依靠2161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實現。
重組方張經投捉襟見肘
“張家界國際大酒店房價持續下降,今年估計還會虧損,而寶峰湖的增長潛力不大。”接近ST張家界的人士稱,環保客運經營景區內游客運輸業務,僅能從每人245元門票收入中分得65元,后續業績增長空間有限。
公司2009年股改時承諾建設楊家界索道,于2011年5月投入運營,預計每年可為公司帶來6000萬元凈利潤。但是,這一頗受關注的項目,卻因市政配套遲遲沒到位,至今還未開工建設。
張經投旗下資產雖龐大,卻無太多優質資產可對ST張家界做后續注入。記者獲悉,盡管張經投在市區擁有數千畝土地,但大部分為未拆遷的“生地”,且其中大部分都已被抵押給銀行。
至于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門票資產,并不在張經投旗下,且建設部規定這類資產不得上市,也無望裝進ST張家界。
“由于后續資產注入有難度,公司未來1-2年的發展重心應該是夯實現有業務,尋求盈利彈性。預計2011-2013年每股收益為0.2、0.25、0.31元。”國泰君安研究員許娟娟的報告如此分析。
除了優質資產缺乏,大股東張經投還債務纏身。2011年3月29日公布的ST張家界資產重組報告(修訂稿)顯示,張經投截至2010年底負債44.77億元,每年需向銀行支付大筆利息。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門票245元中,張經投除擁有65元的環保客車分成外,還有40多元的分成,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前度牛郎今又來?
“張家界市政府一心想把上市公司做大,2007年張經投入主時的打算是,將土地和環保車兩大資產都注入上市公司,現在看起來,土地資產幾年內都沒戲。”前述接近ST張家界的人士繼續分析,“張經投做大上市公司有些吃力,不排除湖南省內其他國資力量出手的可能。”
事實上,張家界市高層已有意為ST張家界尋找更強合作伙伴,湘投陽光和華天集團就是兩大潛在買家。
這兩家其實是與ST張家界再續前緣。2007年,湘投陽光、華天集團曾與張經投同臺爭奪ST張家界控股權,最終具有本土優勢的張經投勝出。
資料顯示,湘投陽光和華天集團均為湖南省國資委控制,兩家公司在湖南資本市場積淀頗深。
湘投陽光隸屬湘投控股,后者成立于1992年,是湖南省主要國有投資企業,業務涉及電力能源、電子信息、高科技和旅游服務等四大板塊。湘投控股以湘投高創投、金天科技等為平臺,頻頻現身創投領域,在資本市場頗為活躍。
此前,湘投控股控制的上市平臺為ST金果(000722.SZ),湘投控股曾以湖南電子信息產業集團(HEC)資產置入ST金果,欲實現旗下電子信息板塊業務做大做強,奈何經營不見起色,ST金果一度瀕臨退市邊緣。
2010年,湖南發展借殼ST金果,湘投控股退居ST金果股東次席,其電子信息資產亦從ST金果剝離,湘投控股失去旗下唯一控股上市平臺。電子信息產業資本整合失利后,湘投控股再謀旗下旅游服務資產上市,而這次的主角是湘投陽光。
資料顯示,湘投陽光作為湘投控股經營旅游服務的二級集團,擁有長沙金源大酒店、深圳陽光酒店、三亞銀泰酒店、張家界花園酒店四家高星級酒店。
華天集團借殼猜想
相比之下,華天集團借殼ST張家界想象空間更大。昔日華天系旗下曾控制力元新材(600478.SH)、銀河動力(000519.SZ)和華天酒店(000428.SZ)三駕資本馬車。幾度沉浮后,力元新材變身科力遠,銀河動力變身江南紅箭,華天系僅剩華天酒店一家上市公司。
華天集團主營現代旅游綜合服務業,核心主業為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區,是華中最大的旅游酒店管理集團。資料顯示,集團總資產過百億元,其中華天品牌控制下的旅游產業資產突破60億元。2010年12月,華天集團與張家界市政府簽約建設“張家界華天城”項目,總投資高達20億元。
目前,華天集團的酒店資產基本注入華天酒店,旗下尚有郴州東江湖風景區、懷化洪江市古黔城等旅游景區資產和華天國旅等旅行社資產,均較優質,但尚未上市。
內幕人士稱,華天集團有意整合旗下旅行社和旅游景區資產,再造一家上市公司,完善集團“酒店+旅游+地產”的產業鏈布局。
“從長遠來看,由華天集團重組ST張家界,似乎前景更好,畢竟華天集團的旅游資源優勢更突出,產業鏈也更完善。”劉亞輝分析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