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2011年基金一季度報 > 正文
基金一季報發布結束,一季度61家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為2.42萬億元,與去年年末的2.52萬億元相比下降了1000億元。這與另外一個數字形成了鮮明對比。財匯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共計44只新基金成立,首發募資額達到752億元,而去年一季度僅20只新基金成立,首發募資共計433.08億元。
這形成了一個頗有意思的反差,為什么新基金發行這么多,基金管理的總規模卻在下降呢?
筆者以為,表面的原因是業績不好,而更加深層的原因是基金盲目沖規模降品質終于吞下了苦果。
基金業績不好,一季報已經揭示得很明顯了,這里無需多說。我們對基金盲目沖規模的危害進行一下分析:
首先,盲目沖規模降低了服務質量。中國的基金行業存在時間并不算長,也就是十二、三年,這十二、三年里,基金行業的規模增長得非常快,但是各種資源卻沒能跟上。隨著基金只數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新人開始管理基金,其中不少是80后。并不是說,新人就一定沒有好業績,但是缺乏經驗肯定是一大缺點。這是基金業績不佳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拼命發基金,基金公司的員工人少而事繁,時間和精力被發新基金大量的占用,也降低了對基民服務的質量。這是規模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多年來盲目發新基金搞壞了自己的名聲。拼命發新產品并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實際上,基金公司們一直沒有降低過他們對發行新基金的渴望。只要證監會的批文能弄到手,沒有不拼命想法子發行的。那后果是什么呢?基金從業者們完全成為了一個推銷員。什么產品好賣,他們就賣什么,只要能有基民愿意買,不管這個品種前景如何,他們都拼了命的賣這種。所以,指基漲得最好的時候,他們推銷指基;中小盤基金漲得最好的時候,他們推銷中小盤基金。總之能賣出去是第一位的。可是,天下沒有只漲不跌的,漲多了,自然該跌。所以,買入了錯誤產品的基民們就挨了套,基金們就挨了罵。久而久之,基金的名聲臭了大街。
實際上,發新產品真的能給基金公司帶來好處么?未必。最近一兩年的現實告訴我們,基金除了挨罵以外,啥也沒獲得,就那么點認購費,也大都給了銀行。損人損己的事情,何必再干下去呢?
希望基金不要像餓死鬼投胎那樣,能發多少產品就發多少。當發產品的時候,能夠想著什么產品好,而不是什么產品好賣。那樣的話,或許基金還有出路。
陶煒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