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雙匯發展停牌引發基金估值難題 > 正文
理財周報見習記者 曾雪梅/文
截至2011年4月21日,雙匯發展從復牌開始已經經歷了兩個跌停。隨著基金公司一季報的出爐,各家在一季度對于雙匯發展的操作不盡相同。興業全球視野和大成景陽領先在一季度踩了雷區,增持并重倉了雙匯發展,其中興業全球視野在2011年4月20日領跌A股偏股型基金。
然而,在雙匯發展不停跌停的同時,許多券商卻開始給出其“強烈推薦”的評級,理由各不相同,而其中各唱多券商和基金公司的關系卻隱隱浮現。
興業踩中雷區,上投摩根、博時國泰減持
隨著基金公司一季報的公布,基金經理對于雙匯發展的操作也浮出水面。
其中,興業全球視野和大成景陽領先在一季度繼續增持并重倉了雙匯發展。2010年四季度,興業全球視野雙匯發展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為9.75%。2011年一季度則上升至14.78%,繼續為興業全球視野的第一大重倉股。
大成基金旗下大成景陽領先則在2011年一季度繼續加倉30萬股,占基金凈值的6.36%,躍居第一大重倉股。而大成旗下其余基金大成核心雙動力也在一季度重倉了雙匯發展。
上投摩根、博時和國泰則紛紛做了減持。長盛基金沒有很大的變動。
曾經重倉雙匯是基金公司津津樂道的一個投資,2010年3月起股價直線拉升至96.44元,漲幅超過了46%。而如今,重倉雙匯變成踩中了地雷。截至4月20日,興業全球視野凈值下跌1.89%,領跌A股偏股型基金。
面對雙匯,有基金公司踩中地雷,面臨著贖回和估值的壓力。也有基金公司及時做了減持,因此躲過一“劫”。然而,回顧整個雙匯事件,參與者不僅只有基金公司,券商報告中透露出的迥異的態度,為整個事件增添了幾分詭異的色彩。
2011年3月17日,在雙匯瘦肉精發生僅僅一兩天后,雙匯萬人大會還未展開,相關部門也沒有任何回應的情況下,三家券商集體亮出對雙匯發展“買入”和“推薦”的評級。分別是華泰證券、興業證券和銀河證券。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各家券商態度不一。除去一些維持謹慎意見的券商外,國泰君安在2011年3月18日和4月8日給出雙匯發展“增持”評級,招商證券在4月19日,也就是復牌第一天給出“強烈推薦”,中投證券也在當天給出了“強烈推薦”的評級。
唱多券商隱現基金公司利益關系
其實,在雙匯發展復牌前或者局勢徹底明朗前,股價究竟會向何處發展,并沒有幾個人能打包票。
但是拋開券商迥異的態度不談,幾家“唱好”的券商都有一個特點:和重倉了雙匯發展的基金公司或者雙匯發展本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2011年3月16日第一時間給出雙匯發展“推薦”評級的興業證券,正是一季度中重倉了雙匯發展的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在2010年的基金分倉大戰中分得了興業基金1783.91萬元的傭金。在所有券商中,分得了最大的一塊蛋糕。
無獨有偶,同一天給出雙匯發展“買入”評級的華泰聯合在興業全球基金2010年底的分倉中拿走了333.22萬元傭金,在所有券商分倉中排名較靠前。
而在雙匯發展復牌第一天給出“強烈推薦”評級的招商證券,也在興業全球基金的分倉中分得659.9萬元。
另外,給出“增持”評級的國泰君安,前身國泰證券曾經是雙匯發展的主承銷商。
而逆市唱多的中投證券也似乎難以獨善其身。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興業全球租用中投證券的交易單位,股票成交金額為14.02億元,排名第六。興業全球則向中投證券支付了119.14萬元傭金。
唱多券商回應:雙匯數據是實習生給的
2011年3月17日,興業證券、銀河證券和華泰聯合同時給予了雙匯發展“推薦”和“買入”的評級。
在興業證券的研報中,只有四頁的報告。并在結論中指出“出事企業沒有到破產的地步,行業危機就是買入有渠道和知名度優勢企業的好時機”,大部分內容為雨潤、蒙牛、伊利、光明等企業在出負面新聞之后相對行業和大盤走勢的比較。
“我是剛來的新人,但是和興業全球那邊我們公司有防火墻,我只是把一些歷史的數據列了出來,在寫這篇報道的時候,還不知道出了這件事情。這些數據是我們這邊的一個實習生發現的,我覺得還比較有意思,于是寫了一篇研報。”興業證券的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而在致電中投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時,對方均無人接聽。
但是從中投證券的研報中可以看到,分析師張鐳得出的結論是“下跌的空間有限,70元以下我們強烈建議購買”。而這句話卻與復牌后連續幾個跌停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