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向標榜可以平滑業績的TOT平均虧損超過非結構私募產品平均虧損水平。
風格轉換是市場在一季度尤其是3月所表現出的一個重要特征,通過最新業績統計顯示,過半私募顯然對這種轉換未做好充分準備,一季度平均虧損超1.3%,而同期可統計的非結構化信托TOT收益率平均下跌2.93%,超過非結構化私募產品同期平均虧損水平,其中85%的信托TOT產品業績虧損。
根據海通證券最新的私募基金周報顯示,納入統計的34只信托TOT產品中只有5只TOT產品在今年以來實現正收益,郵儲金種子優選、黃金組合一期2號、黃金組合1期4號、黃金組合1期3號和黃金組合1期1號分別取得3.30%、2.10%、1.56%、1.56%、1.56%的凈值增長率。其余29只產品均實現不同程度虧損,9只TOT虧損超過5%。
TOT產品成立的目的是平滑單個陽光私募基金的波動,通過構建優秀的私募基金組合,追求中長期的復合回報,但從今年一季度情況看,這個目的顯然未曾達到。對此,某知名券商私募研究師認為可以從三方面理解,一是目前TOT發展還不成熟,組合投資優勢無法凸顯,二是很多TOT并不“正宗”,為信托產品增加規模的意圖明顯,三是很多TOT處于被動管理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投資幾只產品后就放在那里不動,不會因為投資需要進行減倉或更換品種,且多數TOT選擇私募產品局限于所屬信托的產品,選擇范圍較窄。 (杜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