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輝
公募基金們再度令市場失望。統計顯示,2010年6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利潤僅有50.8億元,但是所收取的管理費卻高達302億元,支付給銀行的尾隨傭金則達到46.03億元。
和2009年全部基金利潤高達9102.5億元相比,去年的利潤縮水程度令人驚嘆,但是2009年的基金管理費卻僅有285億元。天上地下,令人唏噓。
Wind資訊統計顯示,行業龍頭華夏、嘉實、易方達以及南方、廣發、博時、大成基金的管理費收入都進入10億元序列,其中華夏基金達到驚人的28.84億元,盡管它的利潤僅有不到一半的11.20億元。
在基金這條生態鏈上,基民是最為可憐的一環,基金公司銀行券商則穩賺不賠。
規模與收益背離
2010年的基金行業并不令人滿意,半數基金虧損,“老鼠倉”傳聞迭出,新基金發行不給力,讓這個規模幾乎停滯的行業陷入某種焦慮。
盡管如此,在整體規模下降的情況下,基金在2010年收取的龐大管理費卻令人汗顏,高達302億元的管理費同比增幅達到6%。相比較基金凈值的波動甚至虧損,基金公司在牛熊市中都可謂旱澇保收,令人艷羨。
其中,不得不提基金業的老大哥,華夏基金。2010年,華夏不僅未能發行一只新基金,“基金一哥”王亞偉也未能保住業績第一的位置。華夏基金整體規模還略有下降,但是管理費收入卻高達28.84億元,幾乎占到基金業的10%。與此同時,其利潤卻僅有11.20億元,和其超過2000億元的規模相比似乎難以相稱。
與此同時,為了持續營銷,保持規模,華夏基金卻大力拉攏銀行,全年尾隨傭金達到4.42億元,占到管理費的15.32%,貢獻給券商的傭金亦達到4.22億元。僅此兩項,就耗費了三成的管理費。
根據中信證券財報,華夏基金人均工資高達百萬元以上,據傳王亞偉工資更是千萬元級別。
盡管華夏基金等行業龍頭表現令人失望,但是他畢竟沒讓基民虧錢,而有數家基金公司在穩收管理費的同時,卻利潤損失嚴重。
萬家基金2010年收取管理費達到1.45億元,但是其虧損卻達到11.45億元。截至2010年底,該基金公司整體規模不過160億元,這個虧損幅度稍顯夸張。
業績不佳的背后,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混亂。2010年,剛剛獲批任副總不久的錢華離開萬家基金,轉投浦銀安盛,據傳其出走原因是投研理念和原來的投研班子不和。而今年初,其董事長和總經理又雙雙離職,更是令外界充滿猜測。
同樣令人失望的還有交銀施羅德基金。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0年,該基金收取管理費6.98億元,在60家基金中屬于較高水平,但是卻虧損51.08億元,僅次于博時基金,排在虧損最多的基金公司第二名。
這家基金公司在過去的一年可謂是業內最令人“矚目”的公司。原總經理莫泰山的離職,引起業內震驚,而此前離職的投資總監李旭利則因為涉嫌內幕交易被迫從私募重陽投資離職。
最高管理層的變動以及投研主力的出走,使得交銀基金業績受到影響,部分產品甚至淪為同類基金墊底,其基金規模也從2009年的近千億元大幅下滑。再追溯到2009年底,其上證180ETF申購贖回清單出現重大差錯,幾乎導致基民損失上億元,凸顯公司內部風控制度的薄弱。
“從規模暴漲,喊出打造百年老店的口號,到錯誤頻出、高層離職,一些基金的發展軌跡成了反面典型!币晃徊辉竿嘎缎彰幕鹧芯咳耸恐赋,公募基金這些年的浮躁在這些典型的基金公司身上暴露無遺。
銀行渠道占壟斷性優勢
同樣是在基金業這條生態鏈上,基民只能充當冤大頭,基金公司旱澇保收,其他兩家機構銀行和券商等機構卻賺得盆滿缽滿。
有關機構統計顯示,60家基金公司旗下615只(剔除沒有尾隨傭金的基金)基金的尾隨傭金共46.03億元,同比增長了10.68%,尾隨傭金占管理費比例為15.92%,較2009年提升了0.66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60家基金公司的上千萬基民賺的錢(基金利潤為50.8億元)僅僅和十幾家銀行所賺的錢差不多。何其令人心酸。
Wind資訊統計顯示,尾隨傭金占管理費比例最高的為去年規模倒數第一的金元比聯基金公司,達到25.41%。緊隨其后的是工銀瑞信和長信基金,尾隨傭金占管理費比例分別達到24.33%和24%。此外東方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華商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浦銀安盛基金和融通基金6家基金公司尾隨傭金占管理費比例也超過20%。
可以發現,上述尾隨傭金較多的基金公司多數規模偏小,在和銀行的博弈中落于下風,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傭金換取較好的發行規模。
近兩年最大的黑馬華商基金為了迅速擴大規模也不惜砸錢在渠道上。
在明星基金經理孫建波的帶領下,華商基金旗下數只基金業績持續領先,引發業內關注。2010年,該公司規模凈增283.45億元,名列60家公司第一名,去年四季度發行的華盛策略更是當年僅有的一只募集規模超百億元的基金。
“業內一直把華商基金的規模暴漲看做業績驅動規模的典型,夸獎之詞隨處可見。”一位基金研究人士指出,年報顯示,這同樣離不開重金砸向銀行的幫助。
同樣值得注意的還有去年業績規模表現同樣突出的大摩華鑫基金公司旗下的大摩成長基金。在該公司副總秦紅的帶領下,大摩成長募集規模達到22.63億元,令業內側目。但是該基金年報卻顯示,其尾隨傭金占管理費比例卻超過40%,可以想見,在募集之初,公司也是下了血本。
上述例子也顯示,在銀行渠道仍占壟斷性優勢的情況下,基金若想取得不錯的發行規模,必須也只能向渠道砸錢,以換來銀行的賣力吆喝。
除了銀行之外,該生態鏈上另一大機構券商也獲利不菲。天相統計顯示,2010年95家券商分食基金股票交易傭金收入達到62.4億元,超過了60家基金公司的利潤之和。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