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私募網研究中心
私募基金的大擴容,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選擇私募時的煩惱。不僅同一家公司的產品業績差異大,甚至同一只產品的過去和現在的凈值走勢也大相徑庭。“之前表現得很生猛,怎么我一買進就萎靡不振?”這是很多私募投資者的困惑。陽光私募為何出現“業績變異”?是私募基金在“賣假貨”,還是投資者產生的心理幻覺?
很難踩準每波行情
2009年9月至今,市場一直處于大幅震蕩,結構性機會突出,熱點切換頻繁。這給不同風格類型的私募輪番表現的機會,絕大多數私募只能成為階段性黑馬,業績表現無法持續,個別私募的短期耀眼業績更多的源于押寶式投資。如果投資者只看其一,不看其二,盲目認購,或許就會出現“業績變異”的情況。
以2010年二季度為例,市場幾乎形成單邊下跌態勢,滬深300指數大幅下挫23.39%,同期私募平均收益是-6.36%,近八成私募收益為負。然而,其中不乏黑馬,甚至個別私募的業績月月飄紅。
期間,許勇管理的東方遠見1期連續3個月收益為正,累積收益高達12.59%,不但跑贏私募平均收益,更是領先大盤逾35個百分點。在媒體的挖掘下,許勇儼然成了私募明星,頻頻講述著逃頂的經歷。憑借那段時間的優異表現,東方遠見相繼成立了3只產品。不過,令人失望的是,東方遠見系列產品在之后的表現大失水準,頻頻錯失機會。截至今年3月初,新成立的3只產品依然處于虧損狀態,老產品東方遠見1期凈值也折損不少。
此外,2010年10月爆發的塔晶系列由于押寶成功,在享受短期的快感后,未能延續傳奇,凈值逐漸回落盤整。在近半年的時間里,始終未能超越前期高點。
不僅陽光私募的短期業績不具備參考性,長期業績有時也失真。在過去的兩年里,尚雅系列產品表現搶眼。不過,尚雅旗下產品分化嚴重,以2010年為例,尚雅5期收益高達44.38%,年度排名第8,但尚雅系列的平均收益僅為15.23%,多只產品收益在13%左右。今年以來,由于對下跌行情的不適應,尚雅系列產品的平均虧損高達8%以上,在老牌私募中排名倒數第一。
擴規模致策略轉型
基金規模往往左右私募經理的管理方式,對于不同的基金規模,私募投顧的投資策略不盡相同。而投資策略的調整是一種轉型,需要付出階段性陣痛,存在一個或長或短的過渡期。
在過渡期內,不僅私募產品的凈值表現充滿不確定性,而且私募經理的理念和策略也有所搖擺,這就是被投資者廣為詬病的“業績規模病”。
事實上,對于新生的私募基金來說,轉型并非壞事。一旦轉型成功,則會呈現脫胎換骨的華麗轉身,未來再創輝煌的幾率大增。和聚投資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自2009年7月成立以來,和聚1期的走勢一直獨立于大盤,在去年1月份強勢奪冠,引起投資者關注。和聚相繼成立了4期產品,總規模由原來的不到1億元擴充到目前的4億元以上。
規模的激增,迫使私募經理李澤剛不得不改變投資策略,由原來的精選個股、集中持倉,轉向挖掘成長的均衡型行業配置,投資風格也由激進轉向穩健成長。轉型期間,和聚系列產品出現不同幅度下跌,持續時間有三四個月。但去年9月以后,和聚系列產品表現優異,漲市跟漲,跌市止跌,全系列產品凈值均創出新高。
對于該類型的“業績變異”私募基金,其實投資者只需要多一點耐心,給私募經理多一點時間,熬得住寂寞才能夠獲取更大收益。
切忌期望過高
除了上述兩種事關私募投顧的原因外,投資者期望值過高及認識的片面也會導致“業績變異”現象的產生。
比如,某私募曾經有過年收益50%的輝煌業績,投資者對他在未來仍然抱有年收益50%的預期。那么,如果這只產品的最終年收益是20%,即便排名靠前,也會引起投資者的不滿而發生贖回。
此外,部分投資者沒有充分認識到私募產品內部分化的現象,認為只要是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產品,業績就該大同小異。但結果往往截然相反,這以尚雅、新價值及中國龍系列最為典型。
因此,要想避免私募中“業績變異”現象,不單要考察產品本身的凈值表現情況,更要深入了解這只產品背后的故事。如果投資者常常拿著排行榜按圖索驥選擇投資產品,那么“業績變異”的故事就會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