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光
由于市場波動,部分陽光私募產品凈值出現較大損失,甚至有私募基金經理由于旗下產品跌幅過大,被迫向客戶“道歉”。不少陽光私募老總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私募營銷不能光顧著賣產品沖規模,客戶是否認同投資理念也應加以考慮。
理念不合惹爭議
“投資出現一些波動是正常的,我希望客戶在買產品之前就能明白這一點。”上海一位知名陽光私募經理老楊告訴記者,他在產品營銷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深入細致地跟客戶交流,包括投資理念、投資風格以及風險控制。
老楊2007年從公募離開,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由于此前業績不錯加上行情給力,公司管理資金規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擴展到10億元以上。但2008年的大幅調整卻讓他嘗盡苦頭。
“我是信奉價值投資的,主要投資思路是自下而上挑選股票,買入持有,中間出現波動,我也很少進行調整。”老楊說,2008年他的產品凈值下跌近30%,不少投資者打電話質問原因,要求短期內采取措施。
“系統性風險怎么可能在短期內解決,雖然我知道我挑的股票肯定沒問題,但不少投資者還是要求贖回。”受到客戶和信托機構的壓力,老楊作出兩個決定,其一是盡可能向客戶解釋,宣傳自己的投資思路,盡最大努力挽回客戶;其二則是讓理念不同的客戶盡快贖回。
贖回風波之后,老楊的資金規模下滑近三分之一,但2009年市場復蘇之后,凈值很快抹平了此前損失,并且獲得了極高收益,2008年、2009年平均獲得了30%以上的年收益。
老楊認為,資金規模增加固然好,但尋找認同理念的客戶更是營銷的重中之重。“我相信持有我的產品10年,能給客戶帶來很大的收益,但必須忍受中間可能存在的波動。”老楊說,如果總是因為短期波動解釋來解釋去,浪費的是投資經理的精力,也增加了客戶的機會成本。
營銷應找認同者
老楊的例子在私募里比比皆是,去年股市慘淡,不少私募業績虧損超過10%,銀行渠道便要求私募經理向客戶解釋。私募人士透露,業績波動,高端客戶即開始向銀行施壓,壓力隨虧損增加而加劇,銀行只好將壓力轉向私募。
業內人士表示,陽光私募行業剛剛起步,私募、中介機構、客戶的成熟度都不夠,往往是營銷時喜歡講歷史輝煌業績,卻不提示風險;喜歡給客戶描繪美妙前景,卻不注重深入溝通。雙方的利益訴求往往不一致,一旦業績波動就容易產生矛盾。
“比如一些投資者張口就要30%以上的年收益,但是高收益必有高風險,凈值下跌10%就讓他心痛不已。”老楊說,不同的投資風格有不同特點,比如穩健型的下行風險控制得好,但是不能指望一年獲得超高收益;而激進型的波動比較大。交易型的短線操作比較多,而價值型基金很少做短期波段。這些都應該在營銷過程中進行交流,“提前把利弊講清楚,省得出了問題雙方扯皮。”
據了解,銀行方面已經開始采取措施彌補這一缺陷,例如開設沙龍,讓私募與客戶見面,以及培訓客戶經理等,加強私募、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磨合。私募經理也更加注重路演等機會,積極與高端客戶進行深入的交流以增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