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焱
公募基金的賣盤成為市場下挫的重要推手。
“他們現在是熊市思維。”上海一位基金圈資深人士告訴記者。
1月25日,離兔年春節還有8天4個交易日,投資者們還是見不到慣例中的“紅包”行情。
當日,上證指數延續2個月以來的跌勢,收盤下跌0.68%,雖然指數跌幅不大,但盤中個股慘不忍睹。兩市跌幅超過7%的個股有74只,當日上市的5只新股4只破發,弱市格局明顯。
兩個月前,幾乎包括所有的公募基金、主流賣方機構,幾乎是一致看多,理由無非是:流動性很充裕,市場不缺錢;2011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市場不會差;藍籌股的估值低,市場缺乏向下的空間。
嗯,沒錯,上述的理由至今還未被推翻,但“主觀”的投資人們,正嘗試著用負收益來對自己的判斷負責。
借口是什么?
1月25日,上證指數收盤報2677點,為兩個月以來的最低值。
上述基金圈人士告訴記者,“有很多基金經理,選擇賣出自己的重倉股。”
據渤海證券基金倉位監測周報,納入統計范圍的 319 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在1月17日—21日的平均倉位為83.56%,比前周的87.91%下降4.36%。
在基金重倉股中,下跌幅度較大的股票有多氟多、大商股份、東方電氣、鹽湖鉀肥等。其中,多氟多從去年11月底的最高98元最低下跌至52元,已經“腰斬”。根據該股票三季報,銀華、華富、申萬巴黎等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大舉建倉。
“如果市場長期走熊,那么中小股票不可能長期享受高估值,一旦業績不能兌現,或者不能對沖掉估值下移的程度,那么下跌是必然的。”上海一位券商策略師告訴記者。
在四季度,傳統的防御性品種消費板塊一樣沒能逃過基金減倉的命運。
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基金四季報,基金除了回補加倉周期性行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概念股外,其他的板塊基本都是斬倉狀態。
令基金經理們擔憂的是:市場可能步入熊市。2011年經濟有可能真正步入“滯脹”的格局,即不僅“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不會一片大好,反而將要面臨經濟結構轉型和控通脹的雙重壓力。
據記者了解,基金經理們對2011年的宏觀經濟走勢基本持兩種看法:其一是2011年上半年可能是高通脹、低增長,下半年會有明顯的好轉;其二是全年都會受到控通脹、調結構的壓制。
“如果政府面對步步緊逼的通脹,采取不斷加息的措施,那么勢必進一步抽緊市場流動性,并極大的壓制投資,高企的資金成本將使制造業陷入絕境。”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認為。
另外,近期市場的融資,讓投資人頗感壓力與反感。
“2010年A股直接融資達到1萬億,再好的市場也經不起這么抽血。”一位私募人士感嘆說。
如果說在貨幣超發的時候,圈錢抽血尚不被人重視,一旦流動性收緊,投資人就開始將融資作為重大利空來對待。
流動性與通脹
在經過兩年的貨幣巨量發行之后,在2011年,中國面臨的是不得不收的流動性,和收流動性所付出的不可預測的代價。
事實上,隨著央行不斷提高準備金和2次加息,市場流動性的退潮超預期的猛。
記者注意到1月24日,銀行間市場資金緊繃,從大行到小機構,都在四處借錢。3個月以內的短債,在賣盤的推動下不斷攀升,到尾盤的時候,其收益率被推高到了3.90%的位置,竟然已經高于三年央票10BP(千分之一)。另外,7天回購利率飆升至最高8.6%。
1月25日,央行不得不啟動逆回購,向銀行間市場注入流動性來避免資金過度吃緊。
央行上調準備金后,1月20日,很多中小銀行根本拿不出足夠資金上繳準備金。在此背景下,央行向部分銀行啟動定向逆回購,使其能完成20日的準備金繳款。
但,流動性的收緊確又是不得不收。
“從推出差別準備金到收回貨幣總量控制權,強調社會融資總額等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資產泡沫和通脹問題已成為宏觀決策的主要考量因素。”國泰君 安認為,“2010年以來,伴隨財政貨幣大寬松出現的兩大經濟社會問題是房價飆升和通脹不斷超預期,政府在決策上又無法承受信用大幅收緊和泡沫破滅所帶來 的后果。”
“1月CPI數據成當前市場最大擔憂因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CPI同比上漲4.6%,而根據目前商務部披露的數據來看,1月CPI再創新高或為大概率事件。”中歐基金認為。
在中歐基金對宏觀經濟的看法中,其認為,目前市場上的負面因素多為通脹預期所引起的,如果CPI出現持續走高,良好的經濟數據也會被解讀為負 面,因為經濟越好,加息的概率就越大;同時,商業銀行由于季節因素放貸過多也會被解讀為負面,放貸越多所面臨的調控越緊;此外,通脹壓力可能將致使政府再 次加大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因此短期對市場保持謹慎,若1月CPI再創新高或將致使央行近期繼續加息。
若央行在近期繼續加息,從中期來看,由于當前市場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底部區間,對市場起到支撐作用,中歐價值發現股票基金經理、中歐新動力股票 (LOF)擬任基金經理茍開紅表示認為,預計2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可能再次回落,因此如果央行加息可能對市場產生“靴子落地”的效果,建議關注醫藥、保 險的超跌機會以及高鐵、水利建設的持續性機會。
通脹見頂 股市見底
有股諺云:最壞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好的時候。
主流賣方機構也提出了類似的策略觀點,中金公司梁紅在近期的一次策略會上,明確表示:通脹見頂,股市見底。
中信證券認為:并不是負面因素不結束,市場就沒法探底,A股具備價值底線。如2008年,通脹上升至8%,利率上升至4%,兩者加上百年難遇的 金融海嘯,市場在2008年1700點附近最低時估值是14—15倍,2010年2300點附近市場估值水平也是在這一位置,當前又到了這一水平附近,往 往在市場底部附近出現多種悲觀預期,但卻又往往是市場的大底。
不過,中國的通脹也具有世界性的背景。通脹何時見頂,難以預知。
2010年12月,歐元區的通脹率從1.9%意外上升至2.2%,兩年多以來第一次超出歐洲央行2%的目標水平。一些經濟學家預計,未來兩個月 以內歐元區通脹率將上升至2.5%以上。不堪通脹折磨,匈牙利央行24日宣布,將基準利率從5.75%上調25個基點至6%。這是匈牙利央行自去年11月 29日以來第3次上調基準利率,每次上調幅度均為25個基點。
在食品、原油以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揚的推動下,全球通貨膨脹壓力都在提高。近日,歐洲央行發出了抑制通貨膨脹的訊號,稱即使某些歐洲國家狀況已遭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削弱,該行仍然有可能采取加息措施。
“若是歐洲采取緊縮措施,就會推遲復蘇的步伐,寬松的流動性畢竟可以刺激經濟。”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但問題都是兩面的,正是因為通脹的高企,引發流動性的收緊等一系列利空措施。但股價便宜同樣也是機會。
中歐基金茍開紅預計,經濟整體仍然處在復蘇階段,2011年A股市場或將以震蕩行情為主,同時周期性行業存在結構性、階段性行情可能。“目前市場整體估值具有一定吸引力,當前銀行、地產的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估值底部。從估值角度來看,市場下行空間很小。”
而國泰君安表示,2010年上市公司盈利30%左右增長已經比較確定了,這些正面因素對市場相對利好。在流動性偏緊的環境下,“新興產業”和“消費”等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受政策支持、具有成長性空間的板塊具有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