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2011年第一戰,云詭波譎,震動行業。從走勢看,除去第一天的上漲氣勢如虹,此后萎靡不振的走勢宛如斷崖。而對于偏股基金來說,去年領先的諸多好漢也或有落馬,一度郁悶的英雄也有悄然上升。開年短短幾周的行情當然不能完全說明基金經理的能力,卻透露出A股市場的一些玄機。
⊙本報記者 周宏
市場風格:顛覆
今年A股市場的變化有多大,看看今年和去年的指數基金的表現就知道了。
如果市場還有記憶的話,去年市場表現最佳的指數基金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中小盤ETF,年度盈利突破20%,而最低的則是同城的一個風格類50指數基金,收益是-20%上下。
但今年開年后,整個情勢大為變化。銀河證券的基金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各標準型指數基金中,表現最好的是嘉實的基本面50指數基金和工銀上證央企50ETF,兩者的收益都幾乎打平,相比大盤有明顯超額收益。
而本年度前三周虧損最多的指數基金,則是以小盤股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恰恰是去年表現最佳的那批——中小板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以及大宗商品股為主要投資對象的ETF,三者幾乎“壟斷”整個排名的倒數幾位,短期內凈值下跌達到或接近10%。
從領先到落后,從小盤股獨領風騷到大盤股有相對收益,A股市場在20111年揭開的是不一樣的局。
投資業績:側偏
與此同時,偏股基金的業績也再次出現側偏,不過這次偏向的是和去年完全不同的一批基金。
同樣還是銀河的統計數據,在最具代表性的股票型基金一類中,年內前三周累計收益最靠前的基金是南方隆元、長城品牌和博時主題三只,他們的收益大約在-0.2%~2.53%。值得關注的是,其中至少有兩只基金去年的排名是市場的后1/2,其中有一個是后1/4。而去年的幾只冠軍基金,今年則不乏落在行業最后10%,這凸顯市場風水已經轉換。
而近期公布的基金季報也顯示了,上述暫時領先基金的組合。比如南方隆元的主要重倉股集中在機械和證券行業。其中,中國重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成為其前十大重倉股。長城品牌的主要持倉則集中于銀行股、海油工程和中國南車上。博時主題的投資較為分散,但諸如上海汽車、大秦鐵路、萬科等大盤股也分明的受益于前一階段的大盤股的相對強勢表現。
慣性思維:風險
而首戰中暴露最多的則是部分機構的慣性思維。
私募強烈的看多情緒言猶在耳,比如某家業績領先機構,在2011年當初做出了“2011年整體而言還是一個震蕩市,沒有大牛市,也沒有熊市,仍然是結構性機會。低迷,可能低至2650點,動態市盈率僅為13-16倍;亢奮,可能高至4000點,動態市盈率達到25倍”的判斷,現在來看風險不小。
而對短期“目前市場已經處于底部,可以跑步進場。原因在于:第一,是CPI沖頂回落。第二,400多只股票跌幅在20%到25%,下行空間已經被扼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在緩慢前行”的邏輯則更錯得離譜。
事實上,CPI沖頂回落是翹尾因素,股票跌了20%后還可以再跌,中國經濟的前行并不是市場上漲的必然因素。總體來看,避免2010年的慣性思維,對于2011年的投資可能非常重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