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葉靜) 雖然去年新基金的發行數量多達179只,不過自2007年以來,中國基金行業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現實,規模一直在萎縮。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整個基金行業的規模由2009年末的2.69萬億元下降至2010年末的2.52萬億元,縮水1739億元。這與2007年高峰時期的3萬億元規模相比,明顯下降。更讓人感到擔心的是,基金公司的業績分化明顯,部分公司的規模有“虛胖”的苗頭,規模長時間維持不動,其原因是因為出現大幅度的虧損,基民不得不“被持有”。
三基金公司規模大縮水
與前幾年前十大基金公司所占份額逐步增加不同,2010年末前十大基金公司所占份額首次出現下降,份額占比從2009年末的48.57%降至47.84%。事實上,新發基金規模趕不上存量基金的大幅縮水是行業資產縮水的主要原因。2010年新發基金資產凈值為2421.50億元,但存量資金凈值縮水達4121.50億元,且整個2010年一直處于小幅凈流出的狀態。
“在儲蓄存款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基金卻在不斷遭遇贖回,說明行業發展遇到了瓶頸。”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說。
這一點在小基金公司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過去一年,既造就了華商的跨越,也造就了金元比聯、信達澳銀等業績同樣不錯的公司規模縮水。在規模縮水的3家基金公司中,金元比聯總份額下降19億份,降幅達61%;信達澳銀下降21億份,降幅為25%;浦銀安盛整體規模上升1億份,但減去新發產品募集的8億份,規模也在下降。
在各家基金公司“搶發”產品的背景下,小公司只能在夾縫里掙扎;而在行業整體規模下降的浪潮中,小公司更被卷上了浪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規模出現了下降,但是這3家基金公司的業績還都“對得起”持有人,浦銀安盛、信達澳銀、金元比聯旗下基金整體均取得正收益,2010年,3家公司加權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42%、5.12%、2.73%。
大公司業績差或是“虛胖”
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則有規模沒業績,形成了虛假繁榮。昨日一位基金投資者向記者抱怨:“我是2009年下半年買的基金,到現在虧損幅度超過20%,不是我不想走,只是讓我現在割肉,確實舍不得。一旦等凈值回到1元面值以上,我肯定立馬走人。”而根據記者了解,之前也曾出現過破凈2年一朝回本、一個季度基金規模縮水超過70%的紀錄。
根據好買基金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對基金公司主動管理的開放式權益類基金業績統計顯示,華商、東吳、銀河等小基金公司的權益類收益居前三。數據顯示,若考慮公司旗下所有權益類基金的業績,華商基金以27.7%的平均收益居首,隨后是東吳(20.29%)、銀河(16.28%)、農銀匯理(14.75%)和摩根士丹利華鑫(13.17%)。不過其中鮮見大型基金的身影。主動管理的開放式權益類基金收益前十名的公司中,僅有嘉實基金和大成基金整體業績處于最前列。而基金公司的“帶頭大哥”華夏基金的排名僅在第15位。
主動管理能力墊底的3家公司分別是寶盈、中郵、國聯安。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博時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讓持有人感到心憂,排在倒數第八,參與統計的9只主動型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為-4.17%。
對于主動管理的開放式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行業分析師表示,這是判斷基金公司的整體股票投資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考量的指標涉及基金的業績和規模,相對科學。單憑比拼規模,雖然對于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費來說很重要,但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講,意義不大。目前國內的不少基金公司是在吃老本,規模雖然巨大,但其實是“內強中干”、“徒有虛表”而已。這個在QDII基金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經過3年苦苦掙扎,第一批QDII基金仍然虧損超過30%,但規模都在百億之上,一旦出現回歸面值,贖回的規模可能讓基金公司難以承受。這樣的“龐大”規模,不過是一種虛假的繁榮而已,沒有什么值得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