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歲末年初,上海基金圈的高層地震一波接著一波。
過去的一個月里,天治、中海、浦銀安盛、華富基金先后公告高管換陣后,又有消息傳出:萬家基金在大股東齊魯證券主持下,董事長、總經理等多位高管職務也將發生變動,變動幅度大過此前數家公司。此外,上海還有兩三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可能換人。
這些規模處于行業中下游、基金業績平平的基金公司正在集體求變。
萬家之變
本報了解到,齊魯證券一位副總裁將接替孫國茂擔任萬家基金董事長,主管市場銷售的副總經理楊峰將取代李振偉擔任總經理,李振偉改任監事會主席,此番變化后,萬家基金副總經理職位空缺,高管中僅督察長一職沒有發生變化,仍由甘世雄擔任。
萬家基金人士稱,這是三年一次的正常換屆,變動仍需證監會核準。
在新的董事長通過證監會高管資格考試正式任命前,孫國茂代為履行董事長一職。
2006年,天同基金更名為萬家基金。2007年底,齊魯證券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目前持股49%,管理團隊大多來自齊魯證券或山東相關機構。
孫國茂曾任齊魯證券董事、總經理,目前仍兼任董事一職;2007年上任的總經理李振偉原為山東證監局機構處處長;原監事會主席柳亞男來自天同證券,曾擔任董事長,2007年改任監事會主席;甘世雄從2004年擔任督察長至今,原出身天同證券。
2010年上任4個月即離職的原副總經理錢華日前出任浦銀安盛基金總經理,而萬家基金主管投研和市場的副總經理現在均空缺。
成立八年的萬家基金可謂一波三折。2002年成立之初,萬家基金定位發展指數化產品,2003年成立了國內首只標準化指數基金。但隨后市場進入三年熊市,該基金凈值一路下跌,對萬家品牌造成很大影響;2004年,萬家又推出了封閉設計的保本基金,規模難以發展;直到2005年,萬家才推出第一只股票型基金。
目前,萬家基金共有8只基金,總資產160.8億元,在業內位列第38。不僅2007年因股權影響沒有新發基金,在新基金實行通道化審批的2010年也無一新產品發行。
知情人士稱,年初萬家內部因管理層意見分歧而錯失了一只債券型基金的發行時機。萬家基金2010年的份額比2009年增加41億份,但股票投資方向基金均為負收益,近年股票、混合型基金業績表現平平,僅萬家貨幣基金的業績可圈可點。
上海基金圈共震
2010年12月,天治基金業內最年輕的總經理劉珀宏就職不足8個月即公告辭職,董事長趙玉彪改任總經理;隨后中海基金董事長儲曉明離職,2010年中海基金還經歷了2位副總和3位基金經理的離職;再后,錢華接替劉斐任浦銀安盛基金總經理,華富基金總經理、督察長均換人。
天治基金仍處于股權變動期,其股東均為來自吉林省,業內普遍認為劉珀宏離職原因與原管理層不和;浦銀安盛基金成立三年規模僅增長了6億元,一直處于行業倒數位置,此前其副總經理等高管已悉數更換;中海、華富的變動也被認為與股東對業績不滿有關。
上述公司中,浦銀安盛基金規模最小僅22.8億元,天治也僅42.4億元,均列行業倒數5名內。規模較大的中海基金最近三年的規模沒有明顯增長,2010年不增反退,目前排名35位。
天治基金2010年的業績尚可,除了中海優質成長以及華富收益增強債券基金外,其他三家公司旗下基金的收益均在行業中下游水平。
基金業發展格局近年來未有明顯變化,受制于同質化競爭、銀行渠道壟斷,中小基金公司的發展一直難有突破口。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王群航稱,當管理層做不出成績時,控制力強的大股東最極端的做法就是大換血,有其可理解之處,但強震后能否穩定發展還有待觀察。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