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陳重博
今年,單只基金的冠軍,已無太多的懸念。如果不出意外,華商盛世可能將以較大的優勢脫穎而出。而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團體業績的爭奪戰還是激戰正酣。盡管今年以華商、東吳為代表的中小基金公司整體業績出眾,但作為大公司的華夏、嘉實仍有其獨特的業績靚點。
華夏整體業績搶眼
在規模排名前十大的基金公司中,華夏、嘉實基金的整體業績相對領先。
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全市場共有42只基金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超過20%,其中華夏旗下就有5只基金在列,分別是:華夏策略混合、華夏大盤精選、華夏中小板ETF、華夏優勢以及華夏復興。
在5只業績超20%的基金中,華夏策略混合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達到37.7%,位列銀河分類靈活配置型基金業績排名第一,超越同類基金9.55%的平均水平。而華夏大盤精選也以31.34%的凈值增長位列偏股型基金業績首位。目前該基金凈值為12.98元/份,是迄今為止最“貴”的公募基金。除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優異外,指數基金方面,華夏中小板也以25.64%列標準指數基金凈值增長率的第一名。
中小公司排名靠前
不過,大基金公司產品眾多,業績難免良莠不齊,拖累了其整體業績。相比之下,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排名榜中,中小基金公司占據了絕對優勢。
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整體業績排名第一位的基金公司是華商基金,旗下股票型、配置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各有一只表現出眾,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44.18%、28.56%和21.35%,平均下來達到31.36%。
排名第二、第三位的依次為東吳基金和銀河基金,這兩家公司旗下也有多只偏股型基金業績領先。此外,農銀匯理、天治、信誠、摩根士丹利華鑫、金鷹以及信達澳銀等中小基金公司,整體業績排名也相對靠前。
小基金三大優勢
面對今年基金公司中“小鬼當家”的局面,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其一,由于市場在發生轉折時,規模較小的基金更能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倉位控制更為靈活,規模較大的基金如果對后市的判斷不夠堅決,不敢貿然大幅變動倉位。
其二,在選股上,很多小基金公司更為激進,敢于大幅配置中小盤股,而今年大部分時間內,中小盤個股的表現較好。規模較大的基金即使配置了一定量的小股票,這些小股票的上漲對其的業績貢獻相對有限。
其三,小基金公司雖然在人員配置上不及大公司,但有些業績好的小公司,在投研方面資源共享、齊心協力,保障了其業績的穩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