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私募行業開始面臨“規模擴大”,關于大型私募好,還是中小型私募好的論調便不絕于耳。大型私募基金公司,除了品牌,究竟意味著什么?業績優秀?業績退化?安全性高?公募化?……
由于私募規模并不是完全透明,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以私募旗下基金數量來作為對基金公司規模的考量。截至2010年10月27日,221家發行了陽光私募產品的公司平均管理私募2.62只(僅包括管理型陽光私募基金)。其中,有10家公司旗下基金的數量超過10只,我們定義為大型私募。
從業績來看,大型私募未見明顯優勢。在納入統計的10家私募基金公司中,近6月、近1年、近2年跑贏私募平均水平的分別占50%、66.67%、55.56%。其中,僅有新價值與淡水泉在三個階段中均跑贏私募平均水平。
在下行風險的控制上,以近1年最大單月跌幅來看(大部分私募在近1年以來才迅速膨脹成為大型私募,故取近1年為考察時間),在這10家大型私募基金中,僅有3家私募基金的最大單月下跌幅度小于私募-8.14%的平均水平,分別是云南信托(-5.53%)、星石(-0.99%)、從容(-7.33%)。
因此,就整體而言,大型私募基金并不意味著業績優秀或是下行控制較好。但是,相對于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來說,大型私募基金公司確有一些優勢不可忽略。
第一,在私募公司擴張過程中,往往會不斷引進優秀人才,投研隊伍向正規化發展。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投研方面向公募看齊甚至超越一些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上述10家大型私募基金中,有5家私募基金經理在2人或2人以上。其中,朱雀的基金經理有7人之多,新價值有5位基金經理,云南信托、金中和也各有3位基金經理。拿朱雀來說,2009年至今已成立22只基金,而朱雀今年以來整體業績仍保持在前1/3的水平。一方面,朱雀有李華輪、張延鵬、梁躍軍、陳秋東、王歡、張海地、時紅七位基金經理,對公司品牌尤其注重,強調“團隊合作”。另一方面,朱雀擁有一套完善的投研制度。公司投決會每季度根據宏觀經濟,結合市場情況制定基金的股票投資倉位和各行業的配置比例,基金經理僅能在公司統一決定倉位及股票池之后自主選擇具體行業及個股。在投研團隊的擴大上,朱雀同大多數私募基金一樣,采用增聘資深研究員的方式,來應對基金規模的擴張。而在投研團隊質量的控制上,僅有經考核合格后的基金經理,才會逐漸加大管理規模。
第二,投研隊伍強大的私募基金公司,在面臨個別核心人物的離開時對公司帶來的巨大沖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價值。新價值擁有羅偉廣、邱偉、黃云軒、陳延泰、李濤五位基金經理。今年新價值引進來自國信證券的股票研究總監邱偉后,正逐漸建立一套規范的研究體系,公司投研實力進一步增強。因此,今年 5月,原新價值優秀基金經理唐雪來單飛,并沒有對新價值造成重大不利影響。近3月以來,新價值系列上漲11.62%,平均位于前1/2的水平,雖較曾經突出的業績有所回落,但強大的公司實力使新價值仍有機會在未來勝出。
第三,大型私募投資風格的穩定,使投資者對基金的未來表現有一個較準確的預期。比如星石,嚴格的風險控制讓星石系列3只產品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獲得超過4%的正收益,分別排名第2、3、4。事實上,星石任何一只產品的凈值最大向下連續跌幅都不超過5%。在具體操作中,星石偏好保持較低倉位,僅瞄準確定性強的行業與公司的投資機會,以保證投資成功率。星石的穩健,已經在我國私募界樹立起獨特的品牌。
除以上三點之外,大型私募憑借資金優勢,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投研上的優勢:如能更容易地去上市公司調研,以折扣的價格買到自己看好的股票,也可以參與一些上市公司的新股配售和定向增發。
當然,我們也不可忽略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如大規模資金的進入可能對業績造成的沖擊,尤其是對一些以靈活策略取勝的基金;規模擴大后,將業績做得突出的動力降低;人員的擴大使得投研團隊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等等。
投資者可以關注一些成立時間較長,風格突出且穩定的大型私募基金。這類私募基金往往擁有大型私募基金的優勢,公司正規,投研強大,能給投資者一個相對明確的預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