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喆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基金業高管離職傳言不斷。無論是老牌基金公司還是新興基金公司,總經理或投資總監掛冠而去的“小道消息”可謂層出不窮,成為業內乃至媒體熱議的焦點。
業內人士認為,高管離職傳言四起折射出中國基金業經過12年的發展已進入瓶頸期,制度創新亟待破繭,但也不必因此認為基金業“大廈將傾”。
“基金公司怎么了?”
近日,上海某基金公司總經理已經奔赴新東家上班的消息,似乎為這則年初就傳得沸沸揚揚的傳言畫上了句號。實際上,不僅是上海,今年以來北京、深圳都有老牌基金公司的知名高管即將離任的消息傳出,但目前看來都未被證實。
雖然只是傳言,但給基金業的整體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以至于在一些基金論壇里,有基民提出質疑:“基金經理公轉私是為了賺錢,現在連基金公司總經理都要跑路,基金公司怎么了?”
安信證券基金分析師任瞳表示,基金業高管離職傳言頻頻,實際上反映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難以回避的問題。“基金業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資源,但目前行業在制度設計上并沒有考慮到如何激勵人才,股東代表的資本才是掌握基金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基金公司高管出現失望甚至離職并不奇怪。”
曾擔任公募基金經理的私募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募基金業已經基本發展成型,對于很多伴隨基金業成長的老一輩“基金人”來說,公募行業最吸引人的東西隨著管理規模的膨脹正在逐漸消失,而行業快速發展之后的很多弊端在不斷顯現,比如過分追求規模、公司人員增加后派系斗爭加劇等。而一直以來基金業呼吁的放開股權激勵、擴大投資范圍等制度創新遲遲不見蹤影。“私募恰恰因為可以把人和公司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所以才對老一輩‘基金人’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除了在股權激勵方面,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短時間內不會出現突破,基金公司高管和股東之間的沖突也是導致一些公司高管離職傳聞四起的原因。在目前的制度設計下,股東對于基金公司具有決定性的話語權,這一方面導致股東變化往往會引發高管離職,另一方面一旦股東與高管在公司發展思路上存在分歧,也會使基金公司高管心生去意。“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傳言是基金公司高管有意傳出,意在給股東施壓。”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基金業具有娛樂圈色彩”
基金公司高管離職傳言四起,雖然有些被證實并不是空穴來風,但也有不少最后被證明是子虛烏有。“現在基金業的生存環境太差了,網上的負面新聞一個接著一個,好像財經媒體的注意力都盯在基金公司身上了。”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場部人士表示。
聊到這個話題,一些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是標準化的公眾產品,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再正常不過,尤其在基金業規模超過2萬億后,更會受到媒體乃至讀者的特別關注。“說基金業具有娛樂圈色彩并不為過,兩個都是靠吸引眼球才能發展的,所以媒體盯著基金公司高管離職可以理解。”一家基金公司有關人士表示。
雖然基金業花邊新聞不少,但業內有識之士并不認為行業“大廈將傾”。“基金業發展的根基沒有動搖。我相信只要基金公司把投資做好,交得出對得起投資者的業績,有再多花邊新聞,也不會失去投資者的信任。”某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