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收益前十陽光私募多為新近崛起的中小盤私募基金
黃婷
“不想長大”的不只是青春組合S.H.E,在私募行業規模火速擴張的當前,面對“規模”與“業績”之間的博弈,部分私募也逐漸萌生了“不想長大”的想法。
具有3年私募基金投資經驗的廣州投資者杜女士在7月底贖回了上海的某只私募基金,同時拒絕了該私募提出的零申購轉換旗下另外一只基金的建議,轉而買入深圳一家私募公司的基金。在簽約時,她對私募投顧直言:“選擇你們的原因就是因為產品少、規模小,年內你們要是擴張超過3只,我就贖回。”
杜女士對私募投資的總結比較經典:“業績一好就追加,規模一大業績就差,這已經成了私募的規律了。”
朝陽永續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今年以來收益排名前十的陽光私募中,除了明達資產和從容投資外,絕大部分上榜基金幾乎都是新近崛起的中小盤私募基金。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也做過一個統計,將私募公司分為大型和中小型兩類,結果發現,中小型公司的產品業績表現雖然比較分散,但1年業績回報最高的區間內,中小型公司的數量明顯要比大型公司更多。
然而,作為資產管理公司,面對“規模”的誘惑,這些私募緣何“不想長大”?
謹慎聽話型:
我不后悔那些錯過的擴張機會
低調、內斂、沉默。這是幾乎所有人對瑞天價值成長投資總監李鵬的評價。
身處敢為天下先的廣東,作為廣州唯一的3家陽光私募基金之一(另兩家新價值和長金早已聲名顯赫),瑞天價值成長卻長期堅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低調地過活,不可思議的是,它的業績還相當不錯。
朝陽永續的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陽光私募基金的排行中,瑞天價值成長以25.96%的成績位列第九,截至8月30日的最新數據顯示,這只成立于2008年7月的基金凈值為1.596,今年以來的收益為16.85%,排名第七。
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在廣州見到了李鵬。如果不是鬢角若隱若現的白發,這位面目清爽的私募經理更像是鄰家“聽話”的大哥哥,事實上在私募生涯中,李鵬也的確是一個“聽話”的基金經理。
“去年叫停陽光私募賬戶后不久,曾經多次有人聯系發新品,我們都拒絕了。在沒看清楚政策導向的情況下,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李鵬平靜地說,“不過并不后悔,擴張是需要多方因素配合的。”
李鵬解釋了瑞天價值成長沒有進行擴張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公司還處在樹品牌的階段,業績是首要任務。“專注于投研建設,市場開拓就無力去兼顧。我們追求的是得到業內專業機構的認同。”
從去年開始陽光私募依然在擴容的道路上疾馳。國泰君安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共有213只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成立,相比2009年下半年增長27%。7月,再度有30只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成立。
其他私募的規模擴張,讓李鵬也感受到了壓力。成立兩年,瑞天價值成長的規模僅1億元左右,“因為規模小,很多好股票抓住了卻無法守住,要想配置就需要調倉一些股票,換來換去反而對凈值不利。” 曾在廣州證券擔任投資管理總部經理,金鷹基金任職基金經理、投資副總監的李鵬信奉“價值+成長”的投資策略。
國信證券的統計顯示,瑞天價值成長在近一年來的最大回撤率(最大下跌幅度)為3.85%,僅次于以穩健著稱的星石1期(回撤率1.16%),而收益率卻擠入前十。
“擴大規模的時機現在成熟了,率性而為地投資,率性而為地擴大。”李鵬說這話的時候,還是一臉的平靜,沒有豪言壯語,也看不出躊躇滿志。
極度盡職型:
我心理承受能力好是有原因的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2010年之前成立的陽光私募公司中,有54家公司是單只產品,其中2009年之前成立的私募公司就有30家公司,這30只產品的業績分化非常大,首尾差距高達41%,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些表現出色的基金中不僅有瑞天價值成長,還有龍騰和近一年收益冠軍翼虎成長1期。
從今年6月開始,翼虎成長1期超越羅偉廣管理的新價值2期,成為近一年收益的冠軍后,翼虎投資的掌門人余定恒就成為陽光私募圈的焦點。這位先后供職于珠海證券、平安證券,具有15年境內外證券投資和投行經驗的私募管理人在接受《財商》專訪時,有些調侃地說:“業內評述我們是單兵作戰更驍勇,但其實我是勝在心理承受能力更好上。”
余定恒的這根“獨苗”有些生不逢時,發行于2008年3月熊市初露猙獰的時候,凈值出現較大的虧損,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該基金穩步上揚,走勢相當穩健,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該基金在今年的慘烈下跌中居然毫發無損,而且還逆市創出新高。
“客戶的不離不棄是我這些年來最大的壓力,我只能為客戶盡職了。”余定恒表示。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余定恒的這種盡職卻有些“矯枉過正”了,兩年來,他不僅嚴控規模,而且還拒絕與別人合作發新品,深圳的一位券商在接受采訪時直言:“老余很刻板,不想做大是我們對他最多的評價。”
對于這個評價余定恒卻有不同的解釋,“我是經歷過牛熊輪回的,做好業績要遠比講求規模更重要。”不發產品,余定恒其實一直也沒閑著,這些年來的苦練內功也匯聚了不少人才,教授出身的全斗輝、公募出身的易貴海、券商背景的劉建國等。
據悉,余定恒在近期也開始籌劃自己的新產品了,但在問及進程時,這位“相當靠譜”的私募經理人還是如此固執:“等確定后再說吧。”
被動創新型:
我認同控規模但有限接受
說起私募界規模擴張的急先鋒,廣東新價值居前。憑借著2009年最牛私募基金經理的頭銜,羅偉廣的名氣幫著新價值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廣州本土私募一下子成長為私募基金行業的“一哥”,在短短1年內,新價值的規模從不到3億增長到了30億。
新價值的劇變,靠的是亮麗的業績,但從營銷的角度看,其對新價值2期這只明星產品的精心打造無疑對其后續規模的火速擴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不同于新價值整體的大規模擴張,新價值2期在“成名”之后一直處于封閉狀態,投資者很難再買到羅偉廣操刀的這只旗艦產品,而在新價值系列中,新價值2期的業績也一直表現最佳。新價值2期的效應也讓投資者不由聯想到王亞偉操盤的兩只基金,如果不是封閉運作,王亞偉還能立于不敗之地嗎?
從新價值“單飛”并成立了深圳財富成長投資公司的明星私募唐雪來日前也萌生了將產品封閉運作的想法,但他“不想長大”的背后,則有些許被動的因素。
據了解,唐雪來旗下財富成長2期此次的發行工作將由第三方機構——壹私募網研究中心全權負責發行,為了規避規模無序擴張導致投資業績下滑的風險,壹私募網研究中心提出了運用創新型的ESM模式(Effective Supervise Mode)對該基金進行管理。
壹私募網研究中心總監劉進義接受《財商》記者采訪的時候指出,所謂的ESM模式,即有效的監管互動模式,旨在精選優秀私募投資顧問,對其基金進行規模控制,并對其投資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同時,第三方也會嚴格控制該私募產品的規模,目前唐雪來的這款產品的規模上限定為1.5億元。“達到這個規模就會封閉。”劉進義說。
不過,對于被第三方強制控制規模,唐雪來表示只能有限接受:“規模不上去,團隊不擴充,業績怎能做得好?”不過,他又補充解釋道:“當然擴充也要有限度,有規劃才好。”
據了解,此次創新產品最核心的一條是控制單只產品的規模,不過疑問接踵而至,控制了單只,但私募公司的整體規模擴大了,是否能達到效果?
就這個問題,北京龍贏富澤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童第軼表示:“ESM模式的突出亮點是控制規模,是解決業內當前普遍存在的‘規模大了,收益下來了’現象的一個有益嘗試。目前大多數公司都是采取復制的投資原理,即便產品數量增加,但只要單只規模不無序加大,積極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劉進義也透露:“原本是要控制5年規模的,但投顧有異議,協商后確定為2年,這足夠了,符合我們中心長期去投資,短線選私募的原則。”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