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副主編 譚昊/文
時光的旅者可以在三個多月前的密蘇里河岸捕捉到一個有趣的場景。
那是參加完2010年度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之后,幾個巴菲特的華人“粉絲”們意猶未盡,在小鎮奧馬哈,趙丹陽、段永平、鄭偉鶴等數人圍坐討論價值投資。
段永平用了一句簡單精辟的話——“不懂不投”。
而鄭偉鶴則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才叫懂呢?
毫無疑問,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相比曾經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段永平與趙丹陽而言,鄭偉鶴并不那么廣為人知。但他所帶領的同創偉業,過去數年中所投資的50多個項目,已經有14個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堪稱本土PE中命中率最高的團隊,也是創業板的大贏家之一。
這讓我很有興趣。
而另一個讓我發生興趣的地方在于,最近身邊好些做了多年二級市場的朋友,都不約而同地向上游張望,在聞遠方的味道。
也許以下的數據能說明一點問題。從2007年7月算起,成立滿三年的陽光私募產品,三年期最高收益的是金中和西鼎,最新凈值是1.91元。也就是說,經歷熊市的考驗,三年的時間將近翻了一倍,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但是,鄭偉鶴的南海成長一期創投基金,也是運作3年,從2.5億的起始資金,目前市值估算已經超過7億,預計未來能超過10億。
對于大部分在二級市場埋頭苦干的朋友,這個數字就像一陣惱人的春風,也撩人。
與鄭偉鶴的交談進行了一下午,延續至晚餐。我來簡單說說印象深刻的幾點,更具體的,可以參見本期首席記者施維在A疊的詳細報道。
其一是專業。在2000年做PE之前,鄭偉鶴做了十年的證券律師。對于公司上市的流程、步驟、法律規范這些都爛熟于胸,這種專業性使得他能夠為所投的公司帶來很多增值價值。用硅谷流行的表達方式來說,他的錢是“大錢”,不是“小錢”。
其二是堅持,十年前一起做創投的那批人,因創業板的夢想而激動,也大多因創業板的一再拖延而凋零。某種意義上,剩者為王。
其三是方法論。同創偉業的方法主要是自上而下。先圈定看好的行業,然后再去廣泛打撈項目。比如新能源領域,他們投的項目就已經有3家上市,領先業內。
此外,創投這個事情,跟領導者前臺的個人魅力和后臺的資源積累也都有很大關系;當然,還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補充,那就是偶爾的好運氣。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做一個小小的提醒。今天的創投看上去很美——不是戰場不慘烈,只是你見到的都是勝利的人兒——所以,千萬不要盲目樂觀。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所謂的上游和下游也不是那么重要。
同樣是三個多月前,段永平在參加完巴菲特的股東大會后不久,在博客里把下面這句話作為他投資理念的第一條。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所以同樣價錢下買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沒有區別,上市只是給出了個退出的方便而已。”
這句典型的巴氏語言聽起來很通透——真正重要的邊界不是在近處與遠方,不是在上游與下游,而是在于找到你內心的邊界。
我知道有一群人做得不錯,我們一個一個去把他們找出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