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策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總監張益馳 |
任職公募時,他是理柏排名的143只倉位下限為60%的股票型基金中兩年投資回報率的總冠軍;轉行私募后,截至2010年8月,其管理的8期產品今年以來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成立于去年10月初的第1期產品,截至上周末,在市場下跌15%的背景下,收益達到8%,領先同期成立的同類私募產品。
2002年就職華夏基金,從興科、興華、平穩增長、優勢增長基金經理,到華夏基金投資執行副總監、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投委會委員,再到遠策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總監,除了“被安排”的兩次,張益馳不接觸新聞界。他說害怕自己的觀點被斷章取義,因而誤導投資者,所以還是不說為好。
□本報記者 王泓 北京報道
規律思辨 相輔相成
盡管已轉入私募近一年,但在與朋友的聊天中,每每提及華夏基金,張益馳均心懷感激。幾乎完整經歷了華夏基金與A股市場近十年成長起伏的張益馳,因此間歷練不斷認識中國股市的基本特點,而對華夏老總范勇宏當年把不到30歲的他放到基金經理的重要崗位,深深感懷。“華夏對所有投研思想的平等尊重,造就了投資邏輯的多元化,也培養了一批風格各異的基金經理!蓖瑯又匾氖,張益馳在華夏8年間接觸了無數上市公司和企業家,“對公司和人的種種特性風格、變與不變,我有太多的感悟,這是我的重要積累!
張益馳未辜負華夏基金的重托。他所管理的基金業績優異,把金牛獎以及連續三年的華夏優秀基金經理稱號納入囊中。
而通過多次的境外交流,張益馳領教了海外投資者的獨到眼光,比如從2005年起持有山東黃金至今收益達50倍的QFII,也感受到他們對中國市場認知的局限性!爸袊藢χ袊袌龅睦斫馐仟氁粺o二的。在海外對A股的解讀面前,我們不必妄自菲薄。A股目前的特點體現了市場制度、結構、文化不斷完善的過程。作為A股的本土機構投資者,我們必須遵循這些特點,以及它們所構成的中國股市投資生態。”
張益馳所說的A股市場基本特點有三。一是相對貨幣管制下形成的市場相對獨立和封閉,受資金面影響極大;二是相對發行管制使上市資源仍然稀缺,重組的放松管制使資產注入頻頻發生;三是在GDP導向下形成一些上市公司重融資、重投資、輕回報的習性,使A股中真正成為以分紅為“價值投資”標的的公司鳳毛麟角,相比之下,“差價投資”大行其道。
根據張益馳的理解,以認識A股市場基本特點為基礎,再認識A股市場自身運行脾性,同時認識上市公司基本面,配合實戰經驗和悟性,就形成最終的投資決策。至于政策面和宏中觀判斷,那是基礎功課。
“優秀投資人的投資邏輯是原創的。”原創,是建立在市場客觀規律基礎上的主觀預判。比如去年底,中小股票剛有受捧跡象,張益馳根據資金特性判斷,新興行業小股票的高溢價應該剛剛開始,于是迅速建倉節能材料、互聯網、環境工程等小品種;今年初,通過專業測算每股礦值,建倉早前公告擬注入礦產的重組股,后又在重組受阻的預期下及時出局;最近的一次則是7月的反彈,大盤有向上動能卻擔心通脹引來調控,張益馳于是建倉最抗通脹的一批農業股。以上三次研判,都帶出逆市上漲或階段性領漲品種,為遠策投資拉開同業凈值差距貢獻了力量。
在同樣的市場信息或征兆面前,不同投資人的預判或程度有異,或方向相反!霸瓌摗,并不刻意追求與他人選股的差異,但其路徑必然是個性化的?茖W的“原創”,一定體現主客觀的相輔相成,并且,這些“原創”路徑有異但殊途同歸。真正的投資高手,接近于將市場規律與個性風格高度融合,渾然一體。
在華夏基金,與張益馳工位僅距咫尺的王亞偉說過,奢侈時裝品牌不可能適合所有人,有的人穿上國產西服卻是人衣合一,魅力四射。這與張益馳“個性的原創論”異曲同工。
攻守奇正 相反相成
在股市實戰中,人們總覺得相輔相成的東西少,而矛盾的東西多:多與空、風險與收益、機構與散戶等。股票本身也充滿矛盾:好股票貴,便宜又沒好貨。
當年的浙江省高校圍棋冠軍張益馳,認為圍棋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平衡與中庸。而平衡的兩端,恰也是一對矛盾:守與攻,或者說厚與薄。棋厚,固若金湯,但所得實地少;棋薄,進攻犀利,但更易遭反攻。圍棋勝敗論實地,須攻守兼備,視盤面轉換。
在股市盤面中,“厚”相當于安全邊際高、波動小的股票,通常漲得慢但抗跌;“薄”相當于不確定性強、波動大的股票,漲得快,風險也大。股市勝敗論一定時段收益率,同樣要攻守平衡,奇正兼備,視市場轉換。
多數散戶好“薄股”,追漲殺跌,交易頻繁,年尾發現還不如捂著一兩只“厚股”收益高。職業投資人也許會偏“厚”或偏“薄”,但通常不會只顧一頭,而是不斷調節“厚”“薄”平衡。這種平衡感的駕馭,導致種種市場決策:何時攻何時守、怎么攻怎么守。
張益馳認為自己最大的特點也許就在于平衡感。在華夏擔任基金經理時的多次攻守轉換情景仍然歷歷在目:2005年之前的熊市中,以代表高成長的茅臺、海油工程、小商品城取代昔日的鋼鐵汽車等四朵金花;2005年底,賣掉防御性較強的長江電力、上海機場,以代表新一輪經濟景氣的有色股山東黃金、寶鈦股份取而代之;2007年底至2008年,因全面調控,基本以減倉而不是換股采取守勢,適配醫藥股;2008年底,配置多個行業的低價股,在以流動性強力注入為背景的市場中采取攻勢。
“厚”股往往是“橫著漲”,體現長期價值,但在特定條件下會呈現“薄股”的凌厲。比如醫藥股,在深化醫療保障改革的背景下升幅驚人;“薄股”在特定條件下也能轉為“厚股”。比如預期重組股,伴隨不確定性上躥下跳,而一旦優質資產注入明確,便可轉為有強大業績支撐而股價不高的“厚股”,上行是大趨勢。而若注入的資產平庸,則又降低了“厚”度。
《矛盾論》中有兩句話,一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二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會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也就是相反相成。張益馳的“厚薄論”印證了這一規律。
細觀時勢 自知之明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用張益馳的話說就是,市場中最大的確定是不確定。即便管理過華夏最大的基金,即便曾在華夏身居投研要職,被稱為“市場主力”,但張益馳認為,任何一路資金只能代表一種思考方式。中國各個行業會持續涌現擁有嶄新管理方式、盈利模式、團隊特點的上市公司,并形成不同的市場映射。觀察、學習、博納百家,是投資人一生的功課。
面對紛繁的投資標的,對于任何投資人,“力有不逮”是絕對的,明白圍棋“棄子”戰略的張益馳更不否認這一點。“現在任職私募,寧可放棄不確定的機會,也不能有大閃失!睆堃骜Y認為,私募業內某些過度宣傳自身投資能力者顯然違背了客觀規律。
源自大局觀和平衡感的對系統性風險的敏銳感覺,加上選股精準,即便市場今年以來調整劇烈,遠策全部產品都保持在面值以上,為投資人帶來了絕對收益。
基于中國市場的特點,以及對新興市場各行業都出牛股的判斷,張益馳的遠策投資依靠兼具金融和產業背景的投研團隊,覆蓋未來幾年最具成長性的行業,通過高度獨立的研究系統,主攻成長性股票和基本面轉變的價值類股票。為篩選好股,遠策從基本面和估值角度把股票分為四檔,每兩周重新評估一次;對每個新股做定位研究;重點跟蹤每季度同比環比增幅較大公司;對擬實施和已實施定向增發公司進行追蹤研判。
自產品運行以來,遠策分別捕捉了新能源、醫療、節能領域以及汽車、有色、農業等傳統領域的成長股、突變股。同時,一批中長線運作的價值股,也開始發展為“時間的玫瑰”,為業績增色。
看發展,張益馳說,也許別人能做大而全,但遠策做不了,只能做擅長的東西,做精品屋。他認為規模30億元左右就合適,太大了至少不適合現階段的遠策。
從公募到私募,張益馳希望在不斷演進的中國股市中,體驗更完整的投資人生。在此過程中,若有更多的人對他和遠策的理念、風格、價值觀形成認同,給予鞭策,則更感欣慰。
耿直的張益馳
張益馳出生于浙江的一個小縣城,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簡單樸素而深入骨髓的民俗文化,讓他從小體會到:對別人說假話,如鯁在喉;借錢過年不還,如刺在脊。他也本能地用這些基本道德去比照調研中所接觸的千百家上市公司和高管,聽其言,觀其行。言行不一,是他最不能容忍的。
說話和做事的“直”,讓不少初識張益馳的人很難適應。反對或質疑時不留情面,讓對方難下臺階;追問事實時一竿子到底,搞得被調研的公司老總在餐桌上都沒幾秒鐘扒飯的功夫。
父親走得早,讓他獨立、堅定。交際不多,但圍棋幫助他一覽大局,洞察細節,分析變化,拿捏平衡。在市場中,多年與國內外業內高手的交流與較量,更使他知道謙虛、學習和敬畏的力量。
張益馳說,“70后”的人內心多藏有“理想主義色彩”和“童真的浪漫與追求”,這也是遠策核心團隊的共同特點。
他剛有第二個孩子,倆小兒取名若漁、若米,含魚米之鄉之意,也意味著收獲。他在給持有人的信中說,財富增值的結果是美好的,但其過程不僅有欣喜,也有焦慮和孤獨,當市場陰云密布時,大家能感受風雨同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