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 楚
《唐山大地震》熱播,基金公司高管也在上演“地震”大戲。基金公司高管變動也許不如明星基金經理跳槽惹眼,但對基金公司的影響卻更全面更深遠。
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動輒拿著數百萬高薪的基金公司高管們跳槽?是股權變更、股權激勵缺失?抑或是人事糾紛、大股東“逼宮”?僅有12年歷史的年輕的中國基金業,面對重大的人事問題,又能祭出什么良策?
高管“地震”頻現
2006、2007年股市大牛,基金業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基金公司規模直升,其贏利能力與賺錢效應為萬眾矚目。
伴隨著基金業的輝煌,基金公司高管變動頻率開始加快。到今年,高管頻繁變動愈演愈烈,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有9家基金公司的13名高管離開原來的崗位;二季度,有4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長、1位副董事長、9位副總經理、6位獨立董事、3名監事會主席和14名董事宣告離職。三季度以來,又有多名基金公司高管發生了變動,寶盈基金更是將總經理、副總經理和督察長換了個遍。
記者從一位基金公司市場總監處了解到,某“老十家”基金公司一位效力多年分管投研的高管,也萌生退意,目前已向公司管理層遞交辭職申請書。
把基金公司高管變動引向輿論漩渦的,是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總經理莫泰山被傳要加盟新重陽投資。盡管媒體至今沒有從交銀施羅德和莫泰山本人處得到證實,但作為曾躋身基金業十強的基金公司老總,莫泰山有著證券監管的從業履歷,且年輕有為,不論他的去向如何,都備受關注。上海另外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總經理,也有傳言即將投身國資系統。
令大家更為震動的是,“老十家”基金公司的創業元老也傳出了可能離開的消息。深圳一家重量級基金公司的總經理,也傳出意欲轉投私募,并且已和某知名私募進行過密切接觸;而北京一家大公司也因股權問題,引發了大家人事可能變動的猜測。
從李旭利到王宏遠,從呂俊到曾昭雄,還有“基金一姐”王鴻嬪、“投資教父”江作良,如今,留給人們的只是他們遠去的背影。基金大佬們紛紛掛靴而去,基金行業將無奈進入“無名”時代。
另覓他枝還是被“逼宮”?
基金公司高管變動,有主動辭職和被動走人兩種。主動辭職包括另覓高就、“洗手上岸”等;而被動走人則主要是因為公司股權變更或在人事斗爭中敗走麥城,或者業績不達標、被“逼宮”等。
統計顯示,在基金公司高管變動的各種因素中,股權變更占據了70%以上。這在今年表現得尤其突出,統計顯示,華泰柏瑞、泰達宏利、天治、國泰等基金公司今年以來均出現股權變動,而醞釀股權變動的還包括申萬巴黎、中郵、華夏等多家公司。新股東進入,意味著新董事會的產生,不同的董事會,會選擇不同的管理人。股東大多會指派一位內部人士去基金公司擔任高管,或者從其他公司挖一位能代表股東意志和利益的人士來擔任高管。
即使基金公司的股東沒有發生變更,一些基金公司的不同股東之間,也經常會發生內斗,造成基金公司高管不知所措、身心疲憊。這種基金公司高管和股東之間的“不協調”,主要是因為兩者之間的利益訴求不一致,如股權激勵機制缺失、不能在公司一展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投資理念等。
此外,一些基金大佬被傳離職,主要是因為股東更換以后,大股東強勢插手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意欲安排親信,現有高管盡管在基金公司“勞苦功高”,但也難免被“逼宮”。就有業內人士形容今年為“殺豬年”,“2007年基金業大發展讓股東對基金公司的價值刮目相看,2008年股市大跌,經過2009年的恢復性上漲,到2010年,股東終于準備動手了。”
有基金高管認為,如果未來私募基金被監管層“收編”,實行牌照經營制度,一些已經發展壯大起來的私募基金,無疑對公募基金高管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高管變動帶來公司人事大洗牌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合資基金公司在前任總經理辭職后,曾經長達一年多總經理一職空缺,使公司兩年之內發不了一只新基金,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公司管理層團隊的銳氣和斗志。而深圳一家分管投研的副總經理辭職后,新來的副總不僅在投研體系上近乎推倒重來,還讓公司一半左右的基金經理下課,導致公司業績長時間難有起色。
此外,高管變動后,還會帶來基金公司企業文化等方面的變化。一家基金公司的員工就向記者抱怨:“新來的管理層沒啥人情味,搞得公司員工整天人心惶惶!”
實際上,基金公司新任高管的走馬上任,往往意味著新一輪的人事大洗牌,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總經理上任后,該公司分管投資和市場的副總經理全部換人,而且市場總監、運營總監、監察稽核部總經理也全部換人,一些老員工也被迫離職。人員的不穩定,帶來的是基金公司團隊作戰能力大大減弱,新的團隊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磨合期,公司投資業績和銷售體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面對基金江湖的刀光劍影,有的基金公司可能已經忘了自己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把持有人的錢管好。基金公司經營的不是股東的錢,而是持有人的錢,持有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種種的斗爭之中,如何保護持有人的利益,這是一個全行業都不得不思考的命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