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 陳昊旻) 王亞偉對中恒集團可謂青睞有加。不但從去年一季度就介入并一直持股至今,對于公司31.85元的高價增發,華夏基金公司也格外捧場,認購了一半份額———600萬股,耗費近2億元。當然,中恒集團也“識做”。中報在披露上半年業績大漲165.4%的同時,還慷慨推出10送2轉8派0.25元的分紅方案。從最新33.47元的股價看,已經高于增發價,而再往前追溯,王亞偉初初建倉時平均每股成本還不到10元,目前已經獲利數倍。
華夏系擁最強話語權
中報顯示,“華夏系”旗下已有四只基金在中恒集團上投入重金。王亞偉執掌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分別持有912萬股和491萬股(其中含增發的223萬股),列前十大股東的第四和第九;華夏優勢增長則以614萬股列第五(其中含增發的260萬股),此外,華夏紅利雖沒有進入前十大股東名單,但也以334萬股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中。按33.47元的最新股價計算,“華夏系”的2351萬股總市值已經達到7.87億元。
然而,“華夏系”也并非一家獨大。中報顯示,增發時“華商系”也瓜分了另一半的600萬股,其中華商盛世成長以1254萬股(含增發的270萬股)成為第二大股東,華商領先企業則以530萬股(含增發的260萬股)位列第七;整個“華商系”至少持有1854萬股。此外,超過1000萬股的還包括長江證券和“廣發系”兩家基金;太平洋人壽則持有456.98萬股。
但從目前流通的份額來看,無疑仍是以王亞偉為首的“華夏系”的話語權最大。
兩大基金“哄抬”增發價
今年初,中恒集團的定向增發預案顯示,擬以不低于11.68元/股定向增發1000萬-4000萬股,募資不超過3.6億元用于三個項目,并在4月中旬方案獲有條件通過。并于6月中旬完成本次增發,華夏和華商兩家基金公司各認購600萬股,分別投入1.91億元。增發數量幾乎接近方案的底線,而31.85元的價格較之發行底價溢價高達173%,比二季度均價35.65元也僅折價10%左右。
二季度二級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一度讓哄抬增發價的機構承受了不小風險,因為無論是“華夏系”還是“華商系”,除參與增發外,都還在二級市場買入不少,在二季度末股價一度跌至24元附近時,都出現了不小的賬面浮虧。
不過隨著近期市場的回暖,股價也已逐步回到下跌前水平,目前的33.47元已高于增發價,較之二季度均價也僅差7%。
而中恒集團伴隨中報推出的高送轉,也給了眾多機構以優厚回報。除了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5.4%達1.35億元,每股收益達到0.514元外,10股送2轉增8并派現0.25元的分配方案在已披露的中報里也并不多見。
王亞偉獲利已達3倍
事實上,中恒集團此前已不斷有利好出爐。而真正獲利最豐的還屬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
與上文所述的眾多機構不同,王亞偉旗下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精選早在去年一季度便已經買入,當時的成交均價不過7.78元。按當時的持股量計算,初期建倉成本不過1.01億元。而目前華夏大盤持股增加至912萬股,華夏策略則減少約100萬股。即便不考慮王亞偉其間曾小幅增減倉位、采用波段操作獲利套現帶來的收益,僅考慮其最初建倉那部分股權目前剩余部分的市值,也已經達到4億元以上,賬面獲利已達3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