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選擇個股做波段,一定是自己比較關注的公司,并且對公司基本面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本刊記者 張學慶
“與其等待經濟好轉投資周期股,不如尋找成長性公司在波動中贏利。”從事私募基金投資的洪濤說。
洪濤告訴記者,以他自己的投資體會,在買賣股票后進行波段操作的業績要好過長期持有,但這要建立在深入挖掘公司價值的基礎之上。
洪濤說,以他做股票經驗看,做波段主要采取盯著自己關注的股票來回做的方法。“以目前上市公司的發展看,你很難確定一家公司有5年、10年的高增長,所以我更關注在一兩年內業績有較大提升公司。比如,持有這類高增長的股票3~4個月甚至半年,在這期間,可以根據股價的變化進行波段操作。”
洪濤強調,選擇個股做波段,一定是自己比較關注的公司,并且對公司基本面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當公司股價還沒有反映出公司未來發展,介入就比較安全,等到市場有共識后股價慢慢體現出來后,這個時候我就會拋出,不一定非等到公司有利好公布才出來。由于一直關注著,一旦股價跌多了,我就會再次介入。否則就再尋找其他成長性好的公司。畢竟市場可選的公司還是比較多。”洪濤說。
洪濤做波段,一般不看行業,只從公司角度去挖掘公司內在的投資價值。不過,洪濤坦言不喜歡傳統行業的公司,“這類公司業績雖然比較穩定,估值也低,像鋼鐵行業一些公司股價甚至跌破凈資產,但它們成長性欠缺”。因此他更偏愛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的公司。
“不少在最近一兩年上市的中小規模公司,目前市值也不高,而成長性很不錯,盡管估值不低,但完全可以通過成長性化解高估值。”洪濤不認同市場對于中小盤股估值過高需要向下調整的觀點。
對于市場走勢,洪濤認為,目前市場調整的空間基本到位,大盤繼續下跌的空間并不是很大,但調整的時間尚未完成,市場還處在筑底階段,指望短期內轉強也不現實。
“現在這個時候投資,更需要精選個股,買入具有很好成長性的公司,即使市場再跌也能捂得起。買錯股票,下跌的空間就難測了。”洪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