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2010年中期投資策略 > 正文
《投資者報》記者 鄧妍
凡到北京旅行之人,徜徉于故宮城外必會留意寬敞透亮的護城河。夕陽西下,護城河與城墻輝映之美總是令人流連忘返。
你的投資疆域有沒有設定護城河?
北京一位基金經理在最新的博客中,將護城河這樣一個很穿越時空的概念,引入投資領域。下半年的投資是否要設置護城河?設置多寬?
本周走進《投資者報》“基金經理面對面”的嘉賓,分別是光大保德信首席投資總監袁宏隆、銀華機構部總經理李國農、招商研究部總監陳玉輝、民生加銀研究部總監陳東、交銀主題基金經理史偉。他們透露的信息顯示,下半年市場依然不好賺錢,需要很強的投資智慧。
順應市場行情加強波段操作
《投資者報》:投資者在當前時點極為關心機構對下半年市場走勢及其操作策略,各位能否提前透露你們的攻略?
袁宏隆:預計震蕩市場的趨勢仍將延續,市場依然需要在尋找宏觀經濟方向以及退出政策沖擊下繼續盤整。下半年堅持“一主一次”的投資邏輯最為關鍵。
“一主”是指貫穿2010年全年需堅持的“α”尋找,這些行業主要涉及中小市值為主的大消費領域、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科技創新,同時,把握在經濟轉型關鍵期內成長股和主題類的投資機會。
“一次”就是關注周期性行業表現,特別是注意把握美元走弱、股指期貨和人民幣升值等大事件預期下的投資機會。此外,在流動性仍然充裕的背景下,看好具有絕對供給優勢、有金融屬性的資源品。
陳玉輝:A股中長期市場趨勢主要取決于無風險收益率和盈利增速兩個根本影響因素的消長。從這兩方面看,下半年市場將面臨企業盈利回升支撐和市場估值水平可能緩慢回落的挑戰,預計年內市場總體將保持箱體震蕩格局。
我們預計二季度末,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歐洲債務危機以及房地產政策等更加明朗的情況下,市場在經歷前期大幅回調、充分消化地產政策造成的悲觀預期,以及中小盤股票估值風險后,或將出現見底反轉,前期超跌的部分品種可能將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
具體從企業盈利角度看,一季度上市企業盈利顯著恢復。其中上游行業回升幅度較大,而食品制造、家具、造紙和醫療等下游部分行業已經回到歷史較高水平。由于年前市場對今年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期已經達到30%左右的合理上限水平,伴隨著緊縮政策效果顯現,實體經濟逐季回落,企業盈利預期面臨下調風險。
從估值方面看,招商基金認為當前市場靜態PE(市盈率)為20倍,處于歷史均值的相對低端,銀行、房地產、鋼鐵等動態PE在10倍附近,但我們認為,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給予高成長行業較高溢價、傳統行業較低估值,將成為常態。
《投資者報》:基于上述判斷,你們在下半年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陳玉輝:在投資策略方面,我們的初步判斷是,絕對收益型資金占比提高、股指期貨將導致公募基金等傳統相對收益資金轉向絕對收益策略,證券市場或將面臨盈利模式和投資策略的歷史性轉變。
因此,絕對收益策略是短期甚至中長期首選策略,而絕對收益機會來自于宏觀經濟相對穩定情況下的新興高成長行業、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的核心產業,以及傳統穩定增長行業。
具體在操作上,會為順應市場行情加強波段操作,逢低配置確定受益、成長可期的商業、醫藥、新能源等個股;增配前期跌幅較深、盈利穩定、具備相當安全邊際的股票。
關注“三底疊加”的建倉機會
《投資者報》:上述兩位嘉賓提前透露了對下半年的總體判斷,這是相對中期的投資時鐘,從短期看怎么調整自己的投資布局?
陳東:雖然近期A股在大幅下跌后,仍處于震蕩筑底過程中,但好機遇已經出現。我們關注到,市場“三底疊加”——估值底、產業資本底、政策底疊加,這會帶來投資機遇,尤其是對新基金建倉而言是個好機會。
首先從估值來看,目前的A股已進入投資價值區域;其次,經過這一輪幅度較大的調整,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開始增持自家股票,上個月22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市值共計31.6億元,是4月份的近9倍,并創出2009年10月以來的新高,說明市場已越來越接近產業資本所認可的底部。
此外,目前宏觀政策調控已進入冷靜觀察期,隨著時間推移,一旦政策實際走向比預期好,市場的負面預期也會逐步改善,將支持市場估值中樞上移。
史偉:我們認同股指下行蘊含著“潛伏”機遇的判斷。簡單舉例說,從歷史看,誕生于2008年熊市的偏股型基金首募規模遠低于2007年,但其中不少基金業績成了同類翹楚。基金“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多次得到過印證。
在目前的點位,市場情緒悲觀的時候,雖然新基金的銷售相對困難,卻給建倉提供了比較好的機遇。目前,市場已運行至有較大收益可能性的區域,階段性、結構性機會已逐步顯現,例如契合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方向的主題投資機會。
我們未來將重點投資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過程中的優勢行業和投資主題,例如消費升級、低碳環保、區域振興、產業鏈整合、技術創新等。
專戶理財火爆待入市
《投資者報》:與公募基金發行冷淡形成鮮明對比,我們注意到前期保險資金入市積極,6月3日又聽說有數家大型央企與易方達基金新簽總額達40億元的專戶“一對一”合同,且本周大部分資金已經到位,將尋找合適機會入市。為什么基金“一對多”會受熱捧?他們不擔心股市進一步下行的風險嗎?
李國農:火爆屬實。進入5月,銀華基金旗下的兩只“一對多”產品也在銀行渠道受到了歡迎,提前結束募集。目前我們發行的7只“一對多”產品,總體規模達到了15億。
你剛才問到擔心風險的問題,專戶有專戶的考量。我們是唯一一家具有保本型“一對多”產品的基金公司。今年初,銀華保本三期基金集中申購期當日,申購資金的申請金額就接近100億,這讓我們看到了投資者對保本型產品的認可趨勢,而在與銀行渠道的交流中也發現,銀行高端客戶對保本產品期待也較高。
在我們看來,“一對多”短短幾個月就取得了如此快速的發展,表明高端理財市場已進入一個需求高速增長的階段,未來幾年將是專戶理財高速發展的時期。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